杂谈:我很佩服那些“北漂”
2007年1月17日/董秀成
共和国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最近几年,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什么肤色的人,无论是何种政治或宗教信仰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惊奇地发现,北京在变化。北京确实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处于变化的世界级大都市,几乎是天天在变化。物质世界在变化,精神世界更是在变化。这些变化恐怕是得益于北京的优越地理环境和极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共和国十三亿臣民普遍向往的修养生息之地。这里是有着众多机会和挑战的淘金场所,不断地引来世界各地和华夏大地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积聚在这个大都市里。在这个巨大的人群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京城“飘”族。我不知道这类人群中到底有多少人,只是知道数量可能很大。这些人没有正式工作,没有那张让许多人都羡慕的身份证明或者说“北京户口”。但是,我很佩服这些人,佩服他们的勇气和生活态度。与他们相比,我感到自己还是一个十分保守的人。我知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属于“乐天派”,他们始终坚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的坚定信条和信心。因此,他们才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自强不息。在这些北京“飘”族人流中,实际上不乏一些商业巨子、艺术尖子、体育明星和学术精英。或许哪一天,他们中的一些人一不小心就会时来运转。由于某种偶然原因,他或她突然走红,进而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翻天覆地慨尔康,成为誉满京城或名震中外的英才和名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