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飘浮在记忆中的“腊月雪”
2006年12月26日/董秀成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我已经步入中年。但过去的一些情景或者故事一直飘浮着,影响着我的成长。
我的个人性格,在潜移默化的故事中,逐渐形成。人的一生,都有各种记忆。但美好的记忆,永远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永远不会消失在大脑中,直到其死亡为止。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幼年时光。
而在幼年时光,会发生许多故事,其中一些故事,往往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我也不可能例外。在我的幼年中,当然也发生许多故事。有些故事,在我的记忆中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有些事情,使我记忆犹新。
在我的家乡,在农村里,其实有很多节日。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春节,家乡人俗称“过年”。乡亲将端午节叫“五月节”,将中秋节叫“八月节”。当然,一切节日中最大的节日当然就是过年了。
过年也是我最希望来临的节日,因为可以吃好东西,可以随便玩耍,穿新衣服,燃放鞭炮,听大戏,看秧歌。
每到腊月,过年的气氛已经开始弥漫了,家家户户都准备年货,忙忙碌碌的。老人,年轻人,大姑娘,小媳妇,赶集的,做小买卖的,淘米的,做豆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浓。
小孩子,都盼望着过年。我也一样,数着天数,掐着手指头算,其实就是为了吃上几顿好饭,穿上一身新衣服。
年底时节,天气变得寒冷。辽西大地呈现出一片静谧,田野早已看不到人们劳作的踪影。路上也只有稀少行走的男女,相反人们大多只是在家劳作,忙着什么,准备着年货。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腊月里是经常下雪的。雪花无言地从空中,纷落下来,慢悠悠的,铺天盖地。眼前一片洁白,让人睁不开眼睛。空荡荡的雪野中,一个个村落形成一片片参参差不齐的房子,零星散落着,没有规律地分布在高低不齐的地面上。
我家的房子,是其中之一,立在村落的中央地带,矮矮的,破旧的。
外面大雪纷纷扬扬,房间里里还算暖和,有煤炉子取暖,再加上火炕,总算舒适一些。坐在窗边,透过朦胧的玻璃,看看窗外漫天飞舞的大雪,这是我最主要的消遣方式之一。
在我后来的日子,这样的雪并不多见了,但情景依然在我眼前重现。
许多年后,我在腊月回到家乡,回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却很难再遇见这样的大雪,心理多少有些遗憾。
小时候,在下大雪时,在这样的雪地里,我经常和一群孩子跑到外面。我们可以从天亮玩到天黑,脚上的鞋子都湿透了,冻成两个冰疙瘩,连疼痛都忘了。
回家后,总会让母亲一顿臭骂,但下次依然如故。
这是我的幼年记忆痕迹中的一个情景,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情景,似乎在我的不经意中飘浮着、飘浮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