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中国石油安全意识的误区

(2006-09-15 14:57:27)
分类: 学术观点

杂谈:中国石油安全意识的误区

2006年9月15日/董秀成

 

http://cimg.163.com/biz/05/07/01/lqb3.gif

 

    目前,我国石油需求增长过快,油价又居高不下,国内外媒体纷纷炒做石油安全话题,使得该问题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问题。在我看来,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之一:我国石油供应能力还有不到20年时间。其实这是一个石油储采比概念,既是用剩余探明石油储量除以当年产量,此参数比较小,大约不到20。但是,在实际上,探明储量是动态的,产量是动态的,因而该参数也是动态的。剩余探明储量还在增长,随着勘探程度加大,该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误区之二:我国石油产量太小,不能保障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其实,产量也是一个可变动的因素,每年1.8亿吨产量是一个现有产能,如果增加投资,建设新产能,加快开采速度,产量是可以增加的。一旦出现大的供应中断,现有石油产量足以应付国内正常的生产、公共交通和军事需要,不足以产生致命性的打击,国家经济是可以维持秩序的。

    误区之三:马六甲海峡的困境。其实马六甲海峡是一个国际运输通道,一旦出现军事封堵,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东亚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同样受到冲击,而且冲击更大,因此在军事上发生堵截的可能性很小。

    误区之四:为应对石油供应危机,中国必须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其实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应对国际石油供应中断问题,确实有其战略意义,但它不能根本上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因为,你储备再多,时间再长,如果真正出现石油供应中断问题,也不可能解决问题,用完储备后,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你仍然束手无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