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堂

(2007-09-05 13:32:43)
《八月之光》是堪称教科书式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则最好不要去模仿。小说作者一般都注重视觉和听觉,小说作者的嗅觉似乎是退化的,只能闻到浓香和恶臭(女作家在这方面相对敏感一些?)。聚斯金德写了个《香水》,《追忆》从味觉开始,《八月之光》里面有一段,孩子在夜里被人裹在衣服里抱起来,那衣服,孩子一闻就知道是成年人的,这种描写非常厉害。
 
看了《天堂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黑帮老大都是用钢笔圆珠笔扎死的。黄秋生当年在电影里用一把小刀片割死仇人,那场面举重若轻,充满张力。而连续用笔杀死黑帮老大,该怎么说呢,我推荐老大用毛笔,那玩意扎不死人。钢笔扎进脖子,后来刘烨使用的似乎是一支圆珠笔(那个时代没有圆珠笔),导演可以去尝试一下,用一支钢笔去杀一条活鱼,看看是不是比电影里杀一个人更难。这烂片,难怪刘烨最后表演死亡时,那种神色似乎在说:这鸟电影终于他妈的拍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买书
后一篇:呼吸<br>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