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门走了一圈,开了一小时的会,路上走了六小时。出门时带了个头箍,把头发纶起来。天气闷热,光线明亮,先在静安新城买了一副墨镜,坐副驾经常头昏的缘故。车子从沪嘉高速上沿江高速,公路两旁别无他物,偶尔有农民搭了棚子卖汽车坐垫上的席子,挂得满满的,像日本武士在晾铠甲。在一个拐角处看见一辆被撞瘪了的美洲虎,肇事车辆却不知去向。
在太海汽渡过江。那渡口造得不错,有点荒凉,几间小店,卖的都是常见的包装食品,远处是正在修建的长江大桥。过江时,江面白蒙蒙的一片,也无景致,只有几艘渡船像玩具一样开过去。江水暗灰,没有鱼,没有水草,没有任何垃圾。可以看到江面上有几处地方呈现微黄的颜色,大约是底下的沙洲。
过江后在荒芜的公路上继续往前,有点不认道,但都蒙对了。两侧是树木,树木后面是农田。进了小城一座,海门还是启东?市中心是一个雕塑,雕塑是一个大铁锚,其后是电视塔。两边的公寓楼造得还算好看,东方巴黎公寓。原来南通被称为“北上海”。我们说,是个JIBA就要跟上海沾边。几乎是在一转眼就出了城区,中国的小城,市中心以外就是郊县。破碎的公路,邮电局,药房,汽配商店,人们开着助动车。这城里与我通常所见的旅游城市不同,它连三轮车都不见一辆。
活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呢。黄胖说,在这种地方,只要搞定政府就能发财,至于老百姓那就另说了。这样的街景是太熟悉,每个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都是如此。我们在一家卖牛肉粉丝的小店吃了点东西,几个痴呆状的老者倚坐在旁边的巷口。一些粗大的管道横空越过小巷,后面莫非是个化工厂?
这个小镇叫三厂。
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天色稍稍暗了,路上的人却多起来。中午的阳光因为太亮太直,常常使小城显出一种冰冷的孤寂感,到了黄昏,因为斜照的原因,却显得温和了些,到底还是乡土气的。渡江之后,在浏河再次看到车祸,同方向的一辆出租车拉出十来米长的刹车痕迹,车头前是一只粉红色女式拖鞋,再往前看,撞得支离破碎的一辆助动车,抛在十米以外,以及散落一地的土豆。
暮色渐浓,暗蓝色天幕中,看到一只黑色大鸟不急不慢地飞过。再晚一些,天就该全黑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