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日记,写点闲杂。
《傅山的世界》是本好书,艺术史既要读通史,也要读通某一个艺术家。早年听说过,现代小说一定要读通至少一位作家,通常推荐是沈从文或张爱玲,也有茅盾废名老舍。又买了一本八大山人的书法集。小时候审美基础没打好,现在补课。可惜我还是个没有自娱心态的人,只作壁上观而已。
在一本叫《常见野花》的植物图鉴的目录中,我读到了很久没有的诗意:早开堇菜,点地梅(原来真有花叫点地梅),二月蓝,抱茎苦荬菜,牻牛儿苗,蛇莓,田旋花,砂引草,夏至草,巴天酸模(像一道川菜),蝙蝠葛,委陵菜,一把伞南星,北重楼。野花也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将来可以写本散文集呢。
买了一本脂砚斋全评红楼梦,家里红楼梦好几套,无它,只为陈晓旭出家。在网上看到她四十多岁的照片,忽然想,要是林妹妹没死,到了中年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法号妙诚,诚比信更好呢。琳琅海选的时代,她将不会对着镜头说“我们从前”如何如何。散尽从前比散尽千金更可爱。想到罗雪娟也退役了。也要散尽了才好。那个日本的游泳选手不是曾经说爱她吗?要是娶她就好了。
《枕草子》,林文月的译本与周作人的出入很大,这样的重译不算是无用功。《百年孤寂》,又买了台湾杨耐冬的译本,以及《异乡客》。那部《我那忧伤的荡妇》,又被翻译成《回忆青楼女子》什么的。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还有忧伤的荡妇好。略萨的《绿房子》,我手头那本叫做《青楼》,青楼在这里更好。但对马奎斯来说,我相信他更喜欢荡妇。
梁宗岱《蒙田试笔》出单行本了,我订购了吗?忘记了,书送到家就可以知道了。有关双线情节的小说,我想了想,除了安娜卡列宁那、海边的卡夫卡之外,还有什么?那样的双线太明显了,或许应该推崇史铁生的《务虚笔记》?
在和某一个胖子聊天的时候,他说:“我十几岁的时候想女人都快想疯了。”这是一个好的小说开头,我先占个座了。
后一篇:我发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