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科普|谈话效应

(2022-12-13 11:10:08)
标签:

李不言

心理学

谈话效应

分类: 听雨轩-是雨声?是心声?

谈话效应,也被人称作宣泄效应、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是指当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关注或倾听时,其行为会发生改变现象

20世纪20-3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专家等组成研究小组,进驻生产电话交换机的霍桑工厂,进行一项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实验

研究者首先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

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梅奥教授等又对厂内职工展开一场涉及面较广、为期较长的谈话实验”,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内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同时将谈话方式由一位专家同多个员工谈,改为一个专家同一个员工单独谈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耐心倾听、认真记录,不得随便打断、反驳、批评和指责。

“谈话实验”历时两年,谈话总人数两万余人次。实验带来了惊奇的效果:整个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专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人们受到重视、关注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来源:全员心理关爱微信公众号,心理学家李不言头条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