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篮球》课教案(一)
(2011-10-09 08:32:31)
标签:
xkt11141江华玉教育 |
分类: 教学课例 |
小学六年级《篮球》课教案(一)
课的内容 |
1、原地运球练习 |
||||||||
教 学 目 标 |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篮球的一些基本运球技术。 2. 技能参与目标:初步学习原地运球技术,让学生明白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 3.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
||||||||
课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组织 |
要求 |
运动负荷 |
|||
情 趣 导 入 部 分 |
1、 集合整队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内容 4、 反应游戏:“唐憎”、“孙悟空”、“妖精” 5、模仿球操 |
同学们好! 用简明语言阐述游戏方法并提出要求。 听音乐节奏,师生共操 |
老师好! 稍息、认真听讲 积极反应 在老师的带动下,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球操练习 |
同上 |
快、静、齐 精神饱满, 积极回答问题 反应迅速, 注意力集中 动作协调、 优美 |
次数 2 ~ 3次 8×8 |
强度 小 中小 |
时间 1′ 1′ 3′ |
|
激 起 兴 趣 部 分 |
1、 自由体会原地运球动作 方法:学生分散练习,原地自由体会运球,在老师的提示下注意上、下肢的动作。 2、 原地练习单手正、侧面运球 方法:两脚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在两腿之前,五指自然张开,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向下压,球的位置控制在身体左/右侧。 3、 双手体前交替运球 方法:两脚左右站立,两手左右来回运球,球的落地点控制在两腿中间。 |
老师引导学生做示范,师生互评,老师再示范、讲解正确动作方法,学生练习 |
根据学生、老师做示范讲解,学生练习进一步提高 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学生之间相互鼓励 |
散点站立 散点站立 散点站立 |
自己认真体会原地运球动作,注意手腕动作 大臂带动小臂,手腕下压 运球时的手腕动作和球的落地点 |
若干 若干 若干 |
中小 中小 中小 |
20′ |
|
演 练 提 高 部 分 |
游戏:运球接力赛 方法:全班学生按四路纵队集合,每组第一位同学拿球,听到老师口令后,拿球同学迅速将球通过障碍物运到前方,然后拿球跑回给下一个同学,依次进行,先到的组为胜 |
1、 游戏方法、规则 2、 组织比赛并为学生加油 |
1、 了解比赛的方法及规则 2、 积极参与比赛,灵活运用所学运球技术,团结合作竞争 |
⊥ ⊥ ⊥ ⊥ |
1、遵守游戏规则 2、注意安全 |
中大 |
2次 |
10′ |
|
恢 复 身 心 部 分 |
1、放音乐《茉莉花》做放松操 2、归纳评价 3、整理器材 4、师生再见 |
1、音乐伴奏与学生一起放松 2、教师引导学生做自我评价 3、指定学生收回器材 4、同学们再见 |
1、在音乐伴奏下跟着老师放松 2、自评、互评 学生收回器材 老师再见 |
|
|
小 |
4×8次 |
5′ |
|
器材: |
篮球12个,录音机一台,,障碍物4个 |
||||||||
密度 |
30%~5% |
||||||||
课 后 小 结 |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高年级学生对篮球很感兴趣,这一浓厚兴趣又调动了学生提取已有知识的主动性,而存在于脑海中的篮球赛形象又唤起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可以说所有的学生都迅速进入角色的尝试练习。 2、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和体验,提高了参与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原地运球之前,先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尽量能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然后师生一起共同去讨论正确的运球方法。 3、科学评价,促使学生体验成功。一个人只有充满自信地走向人生,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为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教师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采用了即时评、时时评、的方法,同时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闪光点进行评价,时时处处予以鼓励。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以高涨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
一、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原地运球练习。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同学们对原地运球的基本知识并不感到陌生,都知道怎样去运,怎样才能运好。这节课在老师的安排下,首先让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球操练习,让同学们熟悉下球性。接下来进入本课的主教材部分,第一,让同学们自由体会原地运球练习,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边练习边思考,怎样去运?怎样才能运的好看?带着问题去体会。第二,根据新课程标准,由学生示范,学生观察,老师引导学生去摸索,然后再进行正确的运球方法。第三,从最基本的原地正面运球到侧面运球,只是换个位置。第四,在老师的要求下,给学生增加点难度,同学们分散进行双手体前交换运球练习。虽然在难度上有所增加,但同学的积极性更高,互相鼓励。第五,让学生自由分组散开进行行进间绕障碍物运球练习,此练习当中,学生即练习了侧面运球,又练习了双手体前交换运球练习。最后,为了活跃课堂上的兴趣,进行了一个小游戏:运球接力赛。让学生根据这堂课的学习,进行个人加团队的表演。
二、点评
整堂课能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标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学习兴趣比较高,但课中也表现出来了一些优点和缺点。
1、 整堂课是原地运球到行进间运球,能体现上下肢搭配。让同学们学习了原地运球的基本技能知识。
2、 在练习时,老师应该去引导学生,学生在练习时相对而已有点拥挤。
3、 老师在和同学们进行游戏时,游戏之前老师应该把游戏的规则要交代清楚,让同学们在大脑里有个概念,这样就有秩序地进行。
4、 学生在练习时,不懂地能主动向老师询问,表现出了学生很有兴趣、上进心,老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运球方法,而且可以用其他运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师生互动。
5、 在教学中,运球时是否重点讲解手腕的力量,如何去控制手腕对球的力量。但事实上,手指、手腕都有一个力度,如何用手指、手腕的力量来进行运球,运用什么样的手段来体现出学生的控球能力,对这节课定位一个目标。其次,学生在练习时,老师同时与学生共同运球,学生模仿老师,师生共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