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双脚跳
(2011-04-20 18:02:07)
标签:
陈琳燕教育 |
分类: 活动展示 |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教学内容 |
1、双脚跳 |
||||||
教学重点 |
双脚起跳用力蹬地,落地轻巧(缓冲) |
||||||
教学难点 |
摆臂与蹬跳的协调、配合 |
||||||
教 学 目 标 |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双脚跳时,前脚掌用力蹬地,落地时要缓冲。 技能目标:体验双脚跳的动作,初步掌握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力量及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加学生安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
课的部分 |
教学内容 |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
运动量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次数 |
时间 |
强度 |
|||
开
段 |
1、集合,整队并检查人数 |
组织:两列横队
要求:1、迅速集队 5、语言简练 |
×××××× |
|
3 分 |
小 |
|
调 动 情 绪 激 发 兴 趣 阶 段 课的部分 |
一、慢跑 二、游戏:石头,剪子,布 游戏方法:两脚并拢为石头,两脚前后开立为剪子,两脚左右开立为布 教学内容 |
组织:教法与步骤 1.慢跑时保持匀速,保持昊间距。 2.热身时各个关节活动充分。 3.游戏时注意安全。 4. 带领学生做操并口令指挥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教法::1、讲解动作方法及示范。 2、带领学生集体做石头剪子布动作。 3、指导学生成两人一组,进行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教师活动 |
1、队形:图2 ▲
要求:1. 慢跑时保持间距 2.注意脚下安全 1、按口令练习,精神饱满、动作正确
⊙
×
×
×
×
×
× 1、思想集中,认真听讲 3、两人一组,学生自己喊口令,自由练习。 学生活动 |
2-3次 次数 |
9 时间 |
小 中下 强度 |
|
合 作 探 究 掌 握 技 能 阶 段 |
一、学习双脚跳技术 前脚掌用力蹬地,双脚落地缓冲,摆臂协调,可做连续动作。 三步教学内容: 1、两手上举,踮脚尖 2、手臂后摆,半蹲 3、手臂用力往前摆,前脚掌用力蹬地,双脚起跳。 二、小猫过河 方法一:在“小猫——学生”面前有一条 三米宽的河流,河流中有两块过河“石——垫子”,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采用双脚同时起跳,并同时落地,踩在垫子上才能通过该河流。 方法二:经过一个晚上的降雨,河流变宽了,河流中仍然只有两块过河“石——垫子”,方法同一。 方法三:第三天,河面流上突然出现了两座“冰山”,要求学生必须从“冰山”上方跳过才能通过该河流。 方法四:第四天,河流恢复平静,可是没有了垫脚石,要求学生双脚跳过才能通过该河流。 三、游戏:齐心协力 方法:四路纵队,每组的排尾拿一块小垫子,从头上依次经过组内每一个人的手,传至第一人后,第一名队员跑到排尾继续进行游戏,直到队伍恢复原形为结束。 |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教法: 1、引导学生想象小猫跳跃的动作(起跳用力蹬地,落地轻)讲解动作方法及示范 2、分成三步法进行双脚跳的教学 ①按口令1-2-3往上跳
②按口令1-2-3往前跳 组织:由四列横队成四路纵队 教法: 1、介绍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小猫跳跃(起跳用力蹬地,落地轻)的动作。 2、讲解练习方法和次数,并做一次示范练习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猫过河 4、语言指导,查看学生的动作方法 5、学生展示,指导其他学生观看 6、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 1、动作规范,示范正确 2、讲解到位 3、观察学生练习,指出学生不足,加强个别指导。
组织:四路纵队 教法: 1、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观察学生练习,语言提示、鼓励学生练习。 |
队形:
×
×
×
×
×
×
要求:
队形1:
×
×
×
×
×
× 队形2:
×
×
×
×
×
×
×
×
×
×
×
× 队形3:
×
×
×
×
×
×
×
×
×
×
×
× 队形4:
×
×
×
×
×
×
×
×
×
×
×
×
学练法: 2、 行练习各1-3次 3、 4、 后从本队伍的右侧回到自己的队伍。 队形:
×
×
×
×
×
×
×
×
×
×
×
× 学练法: 1、 和规则。 2、 习,有秩序的进行游戏,并为自己的队伍加油。 |
各3-5次 1-3次 1-3次 1-3次 1-3次 1-2次 |
5分 15 分 8分 |
中 中 上 中上 |
|
稳定情绪 恢复身心 阶段 |
一、集合整队
三、小结 |
组织:四列横队 1、 2、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4、指定学生归还器材 |
队形:
⊙ |
|
5分 |
小 |
|
本课预计练习密度:32%~40%。平均心率:大概为123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