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宫太和殿
■ 【京城印象·巍峨紫禁城】(共30图)
摄影:六盘散人
时间:2014年5月18日
地点:北京·故宫
◎ 故宫,旧称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艺术杰作。明永乐四年(1406年)在元大都宫殿基础上动工兴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紫禁城占地72万平米,内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8704间,外有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是52米宽的护城河,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宫殿建筑均为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紫禁城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与后妃居住之所,也称为“后寝”。这些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中轴线不仅贯穿紫禁城,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北京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去年5月烈日炎炎,每天游客十余万,当天11时3时许由南至北走了一圈,形同赶了一场皇宫庙会。震撼、开眼之外,还有拥挤、困乏、晒脱皮。
△ 2
走向故宫。
△ 3
午门,为紫禁城正门,东、西、北三面以城台相连——当时城台正在修缮。午门是中国古代大门的最高级形式,是皇帝下诏、出征的地方。
△ 4
走进午门。
△ 5
太和门广场。太和门为紫禁城外朝门户,前有内护城河、内金水桥。
△ 6
太和门座落于汉白玉基座上,丹陛下列铜鼎四只,门前左右分列石亭、石匮等。
△ 7
在太和门回望午门。
△ 8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间所谓“金銮宝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
△ 9
太和殿广场。
△ 10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国现存规制最高的古代宫殿建筑。
△ 11
太和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条金龙纹,屋脊角安设十个脊兽,在现存古建筑中仅此一例。现未开放。
△
12
△
13
△
14
△ 15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四面门窗的形制取自古代的“明堂”。皇帝在升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先在此暂憩。
△
16
△ 17
乾清宫为皇帝治理朝政和居住的正殿。殿内高悬清顺治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匾后为清代皇帝放置建储密匣之处。
△ 18
洋格格。
△
19
△
20
△ 21
交泰殿与坤宁宫,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形制与中和殿略同。
△
22
△
23
△
24
△
25
△ 26
御花园拍客。
△
27
△ 28
宫墙与游人。
△ 29
故宫北门外之景山公园。
△ 30
北门“神武门”,现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