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2010-11-22 21:34:15)
标签:

古尔邦节

穆斯林

会礼

宰牲

乡村

西海固

六盘散人摄影

杂谈

分类: 【民俗生活】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16:9)

摄影:六盘散人  地点:宁夏·彭阳县·古城镇  时间:2010年11月17日

器材:canon eos40d ef17-40/f4 ef50/f1.4 ef70-200/f4is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尔德·阿祖哈。“尔德”即节日,“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因此通常汉译为“宰牲节”,也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的回族一般称为“大尔德”,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开斋、宰牲、圣纪)之一。

    回族古尔邦节的主要活动大致分为三项:一是会礼,二是宰牲,三是拜节。节前一般要做许多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早晨,人们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之后,一起到清真寺参加集体礼拜,聆听阿訇讲经教诲,即“会礼”。会礼完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宰牲血祭。按伊斯兰教法规定,凡是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至于宰牛羊,还是宰鸡鹅,以及宰多少,则由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决定。血祭的牲畜宰好之后,便与本方阿訇约定拜节日期,邀请亲朋邻里来家做客。男人们便开始走家串户“吃油香”(拜节),问候“赛俩目”(伊斯兰教常用问候语),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烹制节日饮食,以迎接客人的到来。这样的拜节活动一般要持续好几天。

    今年的古尔邦节是11月17日。一大早便与影友相约,来到乡村普通穆斯林人家,在热情好客的回族朋友引导下,亲眼目睹了回族穆斯林在古尔邦节参加会礼和回家宰牲的情景,切身感受了穆斯林节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魅力。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穆斯林朋友节日快乐!安赛俩目阿来以库姆!

 

★★★★ 友情提醒:有晕血症或心脏不好者,请勿下拉观看!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 这次拍摄,从一处乡村清真寺的礼拜开始。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3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4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5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6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7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8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9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0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1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2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3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14 会礼结束后来到一回族农家,妇女们正在准备炖肉的蔬菜。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5 好客的回族老大妈,她们家的牛前一天已经宰过了。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6 经多处打听,终于找到了正准备宰牲的一家。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7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8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19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0 户主人为待宰的牲畜点燃一柱香。。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1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2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3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4 宰牛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5 解牛的过程却轻松快乐。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6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7 小孩子们也可以就近观看了。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28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29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30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31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32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33 刚刚用过,还未清洗的牛刀。


古尔邦节,乡村穆斯林的会礼与宰牲(组图) △ 34 平静的生活因节日而多彩起来。

 

    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关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易卜拉欣独尊安拉并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易卜拉欣当众郑重表示,倘若安拉降示命令,即使以爱子伊斯玛仪做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安拉为了考验易卜拉欣的忠诚,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羝羊以代替牺牲。安拉并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朝觐者在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时,真主降示:“我确已赐你多福,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并宰牺牲”。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2年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