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年节纪事:村里的社火开锣了】
摄影:六盘散人 地点:宁夏·彭阳·红河
时间:2010年1月30日
共23图
社火俗称“射虎”,是西北农村一种古老的民间文艺形式。源于古代的敬神祭祀,流传为年节之下的民俗表演和文化娱乐。社火一般为农民以村社为单位自筹自办,于腊月农闲时节开锣排练,大年初一“出窝子”,随即开始走村串巷迎神拜年,至正月十五进城游行表演闹元宵而达到高潮,元宵过后“进窝子”。农民参加社火表演俗称“耍社火”,因表演的节目幽默诙谐、不拘仪表,又被嬉称为“臭社火”、“丑社火”。尽管如此,时至今日,社火仍然是西北农村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办社火、看社火的风气,仍然经久而不衰。
1月30日得到红河乡红河村的社火开锣排练的消息,“茹河影友”一行五人立即赶了过去。时近正午,村部前的场院里锣鼓阵阵,耍社火的村民们陆续聚齐,男女老少一阵忙乱,打脸、着装、抄家伙、列队,排练就此开始了。社火的开锣响鼓,使古老山村的年节气氛不觉又浓重了一层。
p2:三通锣鼓既是开练的信号,也是锣鼓手训练之必须。
p3:老年秧歌队在众人没有开练之前就已经自唱自练了起来。
p4:秦腔班也是早早占据了院子一角。
p5:打扮起来亮个相先。

p6:一板一眼,毫不含糊。
p7:锣鼓家什备齐,秧歌队先走一圈。
p8:扭秧歌的老太太面若桃花,尽情摇摆。(LOMO)

p9:连转三圈,踩踩场子。

p10:背花兜的媳妇儿(俗称“拉花子”)有点跟不上趟儿了。
p11:上去看看,好像有造型?
p12:舞狮也得使劲儿练。

p13:鼓手也得轮流来。加油了,乡亲们!

p14:踢不动腿儿就抡棍,翻不了筋斗就打滚儿。
p15:传统的仪仗也得练,红胡子、黑胡子的判官是手执钢鞭开道的。
p16:华盖大伞是社火队的指南针,由“社火头子”(领队)执掌。
p17:春官是社火队里的精神领袖,每到一处就要压着鼓点,挥舞羽扇,指物比兴,口占一绝,以示吉祥。
春官面前挂着马铃铛的小孩子称为“马牌子”,象征了春官所乘之骏马。
春官每呤诵一句诗文,两个孩子就要抖动铃铛,左右对跑一个来回。
p18:合练中的秧歌队明显轻松了许多,嘿嘿~~
p19:两鬓斑白的老大妈是最认真投入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年龄最大的。
p20:翩翩起舞,乐于执着。
p21:戏班受不了场院之中的吵闹干扰,搬到冰冷的室内继续排练。
p22: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丝竹中。
p23:戏班教练兼首席琴师。
----------------------------------------
匆匆忙忙,拍得很不细致,这一主题拟将继续关注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