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与《塞上劳作的女人》(15图)

标签:
塞上劳动者女人王征摄影宁夏六盘散人杂谈 |
分类: 【珍奇典藏】 |
图1:宁夏灵武临河 2003
《观看劳作》
图/文
“用平民的视角关注平民的生活”这是生活在西北的许多摄影家长期努力坚持的一种影像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与地缘文化和个人经验相关的影像习惯。我以为,从事以记录百性常态生活为主体的摄影,即纪实摄影。它的真正目的也许是为了发现、收集、保存常态中某种有关人类生存的视觉素材,仅此是素材。为此,1995年我开始进入了平生最重要的摄影专题——“永远的西海固”,这个专题到现在依然没有完成,还在拍还在做……。专题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与支持,多次出国办展,一些专业刊物也大篇幅刊出,各种奖项陆续获得。但在荣誉到来后我也不断思考:我还能拍些什么?特别是在我没有整块的时间下,没办法跑到几百公里以外的西海固的时候,平日里的闲暇时间还能做些什么?

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著名女导演刘苗苗,约我到马路边去看一帮农民工挖下水道的场景。我们静静看了很久,越看越着迷,你努力去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还有劳作场景里不停变化中的种种结构……真是太丰富了,那是你难以想象得到的精彩以一种最平常的方式体现出来,它几乎是劳动者劳作行为固化的一种本能,或说是一种来自生命本体的哲学提炼,的的确确让你认真读下去的话,你就会读到很多很多。那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我还是不是一个劳动者?

图3
人称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是一片富足的厚土,这里的年降雨量虽然只有不到200毫米,蒸发量却在5000毫米以上,但是这里不缺水,一条大河从这里流过,酿就“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如果它没有了黄河古往今来的自流灌溉,也许会象它贺兰山西侧的“兄弟”腾格里一样,成为又一个沙暴的溯源地。可银川平原没有,它没有广袤的沙漠和无尽戈壁,却拥载着连绵的湖泊和那一望无际的稻田。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劳作、耕耘着,就象所有的劳动者一样,劳作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太平常的,平常到了根本没有人去注意的地步,但是你只要去观看,你就会发现你平日里苦寻不到的丰富精彩。劳作的女性,为了保持水份不被蒸发而带着的厚厚的头巾和口罩,还有来自劳作本身的力量,以及许多许多……。这两三年,只要我闲下来,用上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驱车离开我生活的小城,到“塞上江南”这片平原的任何一角,去观看,去记录,去体会和领悟劳作的本身。
想想也已经拍了几百个胶卷了,这组照片“塞上·劳作中的女性”就是从中立一个角度后择选出来的几幅。
图5
“影像是下流的,它的下流在于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所谓的视觉证据。”我喜欢苏姗·桑塔娜的这句名言,因为时下一些摄影师,在以记录人们生活的影像中,为了获取具有所谓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过于强化个人极端判断。我不喜欢将被摄体简单符号化的主观表达方式,我习惯先去看,看了再去拍,再去记录。劳作的本身确实可以让你着迷。
图6:内蒙古吉蓝泰
图8

图9:宁夏吴忠利通

图10:陕西定边大湾
图11

图12
图13

图14:宁夏永宁望远桥 2003
图15:宁夏青铜峡叶盛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