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2009-10-30 10:57:29)
标签:

民歌

大戏

曲子

陇东

国庆

分类: 【民俗生活】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  拍记:六盘散人  地点:甘肃·环县·曲子镇  时间:20091005  共26图】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曲子镇位于甘肃省环县东南部,马莲河川(环县段)下游,与庆城县马岭镇相连,是陇东地区久负盛名的“民歌之乡”。因此地自古就有“弹起琵琶唱起曲”(思念家乡)之说而得名。明永乐初,征西将军何福在此筑城,故又名“双城子”。1933年为国民党环县政府驻此。1936年为中共曲子县委和苏维埃政府驻地。1937年陕甘宁边区省委、省政府迁于此,同时在此建立庆环分区,后改为陇东专员公署,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即,近期央视一套所播电视剧《苍天》中王学圻饰演的“马专员”)。1940年,陇东专署迁于庆阳县(今庆城县城)。1950年,曲子撤县设乡。1985年3月改为曲子镇。
    陇东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周先祖开发北豳的时代,便有诸多歌谣在民间传唱,收录在《诗经·豳风》里的就有《七月》、《鸱枭》、《东山》等七首。“五·四”以后,特别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陇东民歌在老解放区的土地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就是产生在那火热年代里的不朽之作。
    曲子镇刘旗村普通农民孙万福,是解放区火热的生产劳动中涌现出来的农民歌手的典型。他创作了《歌唱毛主席》、《边区人民要一心》、《我们边区象清泉》、《自卫军》、《二流子要转变》、《抗战剧团》等大量热情洋溢的诗歌,在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和《陇东报》发表的就有二十多篇。《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唱出后,经贺敬之修改润色,更是唱遍大江南北。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的周扬,于1942年12月28日在《解放日报》撰文称孙万福是“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

    怀着对解放区“民歌之乡”的热切向往,我们沿211国道一路北上,于10月5日正午时分走进了曲子。当时恰逢曲子举行物资交流大会,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正在赶来看大戏,于是深入会场、戏班,记录了今日曲子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些细节。戏是西北地区最为盛行的传统秦腔;戏班是来自庆城县的乡村戏班,家族班底;曲目没有弄清楚,但一定是曲子百姓喜闻乐见的的唱腔唱段;也许,陇东丰厚的民歌土壤的形成正与此有关。然而,也许是行走匆促,也许是环境已变,总感觉昔日的“民歌之乡”,今日已经很难一眼看清了。

    拍摄中得到了戏班老板的热情接待,在此深表谢意!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3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4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5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6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7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8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9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0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1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2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3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4:戏班里的小明星,君可识得是男孩女孩?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5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6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7:帮助理戏装的即是戏班的老板,可惜没有记下他的名字。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8:戏班往往举家外出,演出间隙也可看看电视剧。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19:大名星唱累了,随便靠在戏箱子上歇一歇。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0:各色胡须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1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2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3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4:给大名星作一张宣传画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5:扮老虎的小明星也来一张

 

国庆·陇东行·民歌之乡逢大戏(26图)

图26:戏班主要成员

 

附:唱响陕甘宁边区的三首陇东民歌 

 1、《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作者:孙万福(环县曲子镇刘旗村农民)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边区的太阳红又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五谷万物生,来了咱们的毛主席,挖断了穷根翻了身。
 

    为咱能过上好光景,发动了生产大运动,人人努力来生产,丰衣足食吃饱饭。  
    边区人民要一心,枯树开花耀眼红,千年枯树盘了根,开花结籽靠山稳。

 2、《绣金匾》 原作者:汪庭有(新正县马栏区三乡农民)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得红,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
  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领袖,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
  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你;
  四绣刘少奇,人民的好主席,
开辟白区立大功,我们永记你。 

 3、《军民大生产》(1942年,抗大七分校及770团的战士与华池县东华池镇合编打夯号子,名《十唱边区》。后来音乐家张寒晖经过庆阳,听到这首民歌后非常激动,于是对十段歌词进行了提炼和修改,遂变成五段,起名《军民大生产》)
  解放区那么嗬咳,大生产那么嗬咳,军队和人民,西哩哩哩嚓啦啦啦唆罗罗罗呔,齐动员那么嗬咳!
  开梢林呀么嗬咳,开荒地呀么嗬咳,不分男男女女,西哩哩哩嚓啦啦啦唆罗罗罗呔,加油干呀么嗬咳!
  妇女们呀么嗬咳,都争先呀么嗬咳,手摇着纺车,(合)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吱,纺线线呀么嗬咳!
  自力更生么嗬咳,丰衣足食么嗬咳,加紧生产,西哩哩哩嚓啦啦啦唆罗罗罗呔,为抗战那么嗬咳!
  又能武呀么嗬咳,又能文呀么嗬咳,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八路军那么嗬咳!

 

相关链接:

      国庆·陇东行·快乐309

      国庆·陇东行·寂寞北石窟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国庆·陇东行·寻访古庄窑

      国庆·陇东行·过宁县枣市(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