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2009-06-14 23:02:48)
标签:

田园行摄

山乡夏日

六盘散人

旅游

分类: 【风物小品】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之二)  摄影:六盘散人  时间:20090613  共10图】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1

    过了“芒种”就到小麦收割的季节了。据查今年“芒种”是6月5日(农历五月十三日)20: 59,已经过去一周了,冬小麦大概可以开镰收割了吧!农谚说:“麦到芒种谷到秋,豆子寒露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过了芒种火热的东南风一个劲儿地吹,麦子一天一个颜色地变,三天不出门就要不认得山乡田园的模样儿了。麦子的收割是最急的。所谓“麦熟一晌,虎口夺粮”;“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麦子争青打满仓,谷子争青少打粮”;“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嘛。记得小时候随家人上地割麦,年迈的父亲总是催促“宁早不宁迟,带青儿割最好”。遇上好天气则罢,一有打雷下雨父亲就要着急上火,并为哪块地里要先割,哪块麦子黄到了还是没黄到,与大哥争论不休。麦收时节其实不过短短一两周而已,可给予农民的压力和分量却相当于或超过了一年的劳作。火辣辣的太阳,黄辣辣的麦田,镰底生风,汗下如雨,麦捆翻飞,“乱团”(秦腔的一种慢板长调)悠扬,……这在父亲那样的老一辈农民眼里才是最富于激情的劳动啊!他们年轻时便成群结队去陕西赶麦场,一袋干粮、一把镰刀、一口秦腔,从关中平原一路赶着麦黄收到宁夏来,那种镰把子上的硬功夫和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和我同辈的农民是远远比不上的,更不用说如今以打工为主的新生代农民了。

    在周六回家探望父亲的路上,一边想念父亲与麦收,一边操心学习摄影,走走停停,随拍了一组与麦田有关的片子。从色彩看已是收割在即,打问为什么不开镰,老农们说今年的麦子是皮外黄,还得再过几天。也许过不了一周,片子里可见的完整色块就要被打破了。(散人补记,晚11时许)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2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3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4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5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6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7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8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9

 

【田园行摄·山乡夏日】(2)

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