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2019-05-27 10:10:13)
标签:

教育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系统标称电压为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
和750kV 电压等级,频率为50Hz 的三相交流输电系统。
2.术语:
2.1外绝缘 external insulation
空气间隙及电气设备固体绝缘的外露表面。它们承受电压并受大气污秽、湿度和小动物等外界条件
的影响。
2.2电弧距离 arcing distance
绝缘子在正常带有运行电压的两个金属部件之间外部空间的最短距离.
注1: 当绝缘子是由若干元件串联组成时,此电弧距离指上述两电极间最短距离或是各元件两端金属附件间沿元件外部空气的最短距离之和,二者中较短者。
注2: 也可以使用术语“干弧距离”。
2.3爬电距离 creepage distance
在绝缘子正常施加运行电压的导电部件之间沿其表面的最短距离或是最短距离之和。
注1:水泥或其他非绝缘的胶合材料表面不能计入爬电距离。
注2:若在绝缘子的绝缘件上施有高阻层,该绝缘件视为有效绝缘表面,其表面距离计入爬电距离。
2.4统一爬电比距 uninfied specific creepage distance
绝缘子的爬电距离与绝缘子两端最高运行电压有效值的比值。
注1: 此定义与采用设备最高线电压的爬电比距不同(对于交流系统一般为Um / 3)。对于相对地绝缘,此定义所得到的值为IEC 60815:1986 定义的爬电比距值的3 倍。
注2:  Um 的定义见IEV 604-03-01。
注3: 统一爬电比距的单位一般以mm/kV 表示。
2.5高海拔地区 high altitudes
海拔高于1000m 的地域。
3.海拔分级
3.1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
对于海拔高度大于1000m 但又不超过2000m 地区,电气设备外绝缘参数统一按照海拔2000m 进行选取;在海拔2000m 以上地区,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参数,按照1000m 一档进行海拔分级;110kV 以上电压等级一次电压设备外绝缘参数,按照500m 一档进行海拔分级。
3.2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
对于海拔高度大于1000m 但又不超过2000m 地区,复合绝缘子外绝缘参数统一按照海拔2000m 进行选取;海拔2000m 以上地区,外绝缘参数统一按照500m 一档进行海拔分级,具体海拔分级方法见附录A。
4.修正方法
4.1绝缘子试验电压海拔修正
高海拔地区使用的绝缘子,在海拔不超过1000m 地区进行外绝缘耐受电压试验时,应对试验电压按
照公式(1)进行修正,海拔修正系数 Ka按照公式(2)确定,具体修正方法见附录B。
  U = Ka U0 (1)
式中:
U ——高海拔用绝缘子在海拔不超过1000m 地区试验时的外绝缘试验电压,kV;
U0 ——绝缘子额定耐受电压,kV。
4.2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修正
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 Ka 由公式(4)确定,具体修正方法见附录B。
4.3 爬电距离修正
4.3.1 污秽分级标准
污秽度等级:从标准化考虑,从非常轻到非常重定义了五个污秽等级来表征现场污秽度,见表1。
表中,a 表示“非常轻”,b 表示“轻”,c 表示“中”,d 表示“重”,e 表示“非常重”。
注1:该字母等级不直接对应以前有关标准中的数字等级。
注2:从一级变到另一级是渐变的,因此,当确定绝缘子尺寸时需考虑现场污秽度等级。
4.3.2 户外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爬电距离修正
本标准中不含户外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爬电距离的海拔修正。电气一次设备爬电距离L 按式(5)
计算确定。
L≥KdλUm / √3 (5)
5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水平
5.1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耐受电压
本节规范的设备外绝缘额定耐受电压,适用于系统标称电压为6kV、10kV、20kV、35kV、66kV、
110kV、220kV、330kV、500kV 和750kV 电压等级、频率为50Hz 三相交流输电系统中的电器、变压器、
开关等电力设备和装置中使用的套管、支柱绝缘子。变电站电器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耐受电压详细说明
见附录C。
根据本标准5.1 条绝缘子外绝缘试验电压的海拔修正方法,规范了高海拔地区使用的绝缘子在海拔不
超过1000m 地区外绝缘耐受电压试验时的试验电压值(附录D)。对于试验地点海拔超过1000m,但低于
绝缘子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时的试验电压值,由供需双方根据本标准5.1 条提供的方法确定海拔修正系数。
5.1.1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工频耐受电压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工频耐受电压见表3。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5.1.2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见表4。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5.1.3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见表5。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5.2户外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电弧距离
本标准所指的最小电弧距离应理解为其静电场不受绝缘子结构的影响。最小电弧距离规定值不涉及绝缘子本身的闪络距离或其表面爬电距离,也不考虑鸟类或其他兽类带来的使其距离减小的影响。
本标准制定的最小电弧距离是:提供一个最小的、无危险的间隙,实际空气间隙至少要等于本标准规定的最小电弧距离。如供方提供的产品最小电弧距离不小于本标准规定的最小电弧距离,可不进行外绝缘耐受电压试验。如供方提供的产品最小电弧距离小于本标准规定的最小电弧距离,则供方应提供国家或电力行业权威检测部门出具的外绝缘型式试验报告,试验电压值应严格执行本标准附录 D 中的规定。试验程序、试验判据及试验电压波形均应执行相关标准的规定。考虑到避雷器产品的特殊性,对避雷器产品的最小电弧距离不做强制要求,但是避雷器瓷套外绝缘耐受电压值应严格执行本标准附录D 中的规定。
户外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要求的最小电弧距离见表6、表7。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5.3 户内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电弧距离
户内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要求的最小电弧距离见表8.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外绝缘水平的说明
1.根据GB 311.1 中第5.3 条,关于高压输变电设备的额定绝缘水平,对于范围Ⅰ的设备(1kV ≤Um≤252kV)选取设备的绝缘水平时,首先应考虑雷电冲击作用电压,和每一设备最高电压相对应,给出了设备绝缘水平的两个耐受电压,即: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对于范围Ⅱ的设备(Um > 252kV)选取设备的绝缘水平时,要考虑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作用电压,
和每一设备最高电压相对应,给出了设备绝缘水平的两个耐受电压,即: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额定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2.户外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
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的修正原则:根据GB 1094.3—2003 中第16.1 条:“如果变压器在海拔高于1000m 的地区运行时,其所需的空气间隙,应按每增加100m(对1000m 海拔而言),最小空气间隙加大1%来计算。”
GB 311.1—1997 中第3.4 条:“对用于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 处的设备的外绝缘及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海拔每升高100m,绝缘强度约降低1%。”
本标准考虑到当电压等级较高、最小空气间隙距离较大时,单纯地按线性增加绝缘间隙或距离的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高海拔带来的问题。因此在确定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时遵循以下原则:
a) 对于标称电压为6kV~20kV 电压等级三相交流输电系统,考虑到其最小空气间隙是由雷电过电压决定的,而雷电过电压50%放电电压基本呈线性关系。因此,由雷电冲击电压海拔校正系数和海拔不超过1000m 地区最小空气间隙,确定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要求的相对地最小空气间隙和相间最小空气间隙。
b) 对于35kV~500kV 电压等级三相交流输电系统,根据DL/T 5352—2006 给出的35kV~220kV电压等级变电站,海拔大于1000m 时的A 值修正曲线(如图C.1 所示)来确定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相对地空气间隙和最小相间空气间隙。
注: 本标准只给出了海拔2500m 及以下海拔地区500kV 电压等级配电装置最小空气间隙;500kV 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在海拔2500m 地区的最小空气间隙是将图C.1 中的曲线外推得到的参考值,建议在工程设计时对海拔2000m
以上地区的空气间隙进行专题研究。
c) 对于750kV 电压等级三相交流输电系统,根据DL/T 620—1997 中绝缘配合的方法和南瑞集团
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提供的真型模型放电试验数据来确定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要求
的最小相对地空气间隙和最小相间空气间隙。
3.户内变电站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
户内变电站要求的高海拔地区最小空气间隙,在海拔不超过1000m 地区要求的最小空气间隙值基础之上,根据户外变电站最小空气间隙增加之比例来确定。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高海拔外绝缘配置技术规范》(Q/GDW13001-2014)划重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石经寺敬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