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书案用品——笔洗,笔舔

(2007-02-16 16:44:14)
分类: 沉砚池(关于国画)
笔洗: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笔使用后用以濯洗余墨之具。古用贝壳、玉石制作;宋代已有典雅的瓷笔洗问世;明代还用铜制的小盂作笔洗;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历代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丰富多彩,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多为扁圆形,以青花瓷为多,上饰各种花纹图案,极富朴素、文雅和庄重感。

  瓷笔洗传世量最多。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作品是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这些瓷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形象。如桃式洗做成半个桃实形,一端有枝茎,桃叶包绕,造型饱满,风趣,讨人喜欢。宋代官窑、龙泉窑都烧有这种桃式洗,但传世品不多见。现在能见到的桃式洗,大都是明清景德镇、宜兴窑及广窑的产品。葵瓣洗通体呈葵花瓣形,六瓣、八瓣不等,有敞口、撇口、折沿之分。宋代官窑、哥窑有此类型笔洗烧制。明清景德镇也有,但一般为青花瓷,以青花鱼藻纹为多。莲花笔洗器身为莲花形,明清两代均有烧制。蔗段洗是将洗的形状塑造成短粗的蔗段样。这种形式的笔洗基本上是宋元时期产品,以景德镇青白釉和龙泉青釉的产品为多。堪称瓷洗中佳作的传世品有:汝窑青釉三足瓷笔洗,官窑青釉瓷笔洗,哥窑米黄色五足瓷洗,青灰釉海棠式笔洗等。

  玉笔洗是在数量上仅次于瓷笔洗的一个品种,但它最大的特征是一洗一模样,没有雷同。由于传统琢玉技术相当成熟,玉工们的艺术修养也很高,玉器本身又是珍玩之列,玉笔洗各个雕琢得生动活泼,玲珑有加,艺术性远远超过实用性。美轮美奂的造型带给人们的岂止是一点感官的愉悦?说玉笔洗各个优秀一点都不过分。

  犀角、象牙和玛瑙笔洗几乎都是明中晚期和清代的制品,这与当时朝廷的奢靡风气有关。明清两代都有特别爱附庸风雅的皇帝,上行下效的结果就是不论多么贵重的材质,只要能够雕琢,都可以成为制作珍玩的原料。几种珍贵质地的笔洗就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犀角的,这种由蕃国进供的材料原本是作为药材的,有人用它作槎杯等酒器还可以说得过去,用它作笔洗就真正太奢侈了。可能因为材料贵重吧,犀角、象牙和玛瑙的笔洗雕琢得都非常精细。除此之外,还有用竹根雕的笔洗,这种洗虽然用料一般,制品却都出自名家之手,因此一点不比其他类的逊色。

  清乾隆仿汝釉桃式洗(款)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695288418.jpg

  清乾隆 斗彩缠枝蕃莲纹洗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695293880.jpg

  北宋汝窑青蛙卧荷笔洗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695296015.jpg

  宋代哥窑笔洗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695297886.jpg

清代青白玉松鼠葡萄笔洗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777423058.jpg

  笔舔: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通常为玉石、水晶、象牙等自然色彩单纯而浅的质料,且质细密不吸水色。笔舔造型式样往往很精美,务求典雅,意取吉祥。笔舔一般较小,一掌可握,但也不可太小。

  清 牙雕葫芦形笔舔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777425027.jpg

  清 黄杨木雕笔舔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777427861.jpg

  明 仿官釉叶形笔舔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01/17/fanxing0998_116901677744411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