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好东西后,我们在一楼集合吃早餐。早餐是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3.5元一大碗,看不到牛肉,很咸,但吃起来很爽。饱饱地美餐了后,我们返回到宾馆,和县委书记见了面,把我们交给前来带路的小学老师们。同我们去的三位老师分别陪伴着一人前往学校的同学了,可我就没有分到,这意味着我要独自一人被当地老师领着驶向偏远的山区。
来接我的老师姓刘。我去的西坪小学是这几所里最远的学校,距离甘谷县有70多公里的山路。刘老师把握领到了停在后院的车里,车是新车,黑色比亚迪F3,司机留着披肩长发,黑胡子,完全西北人的模样,看起来很凶猛,但是很和蔼。由于老师和司机没有吃饭,他们来到一个当地的小铺吃当地小吃羊肉泡馍,并执意要给我来一碗。这距离大碗兰州牛肉拉面才一个小时,我怎能吃得下去?我推辞,但是他们执意要请我吃。
小店很小很脏,坐在一扎高的凳子上,拽一截手纸擦了擦桌子直接扔在地上。老板娘找完钱后直接抓羊肉……三大碗羊肉泡馍上来了,我只吃了肉,老板娘看我不吃,问我是不是不好吃。这是风俗,不吃等于不认可他(她)做的饭菜,所以我硬着头皮将羊肉消灭了,剩下一大碗馍,毕竟10块钱一碗嘛。

大碗兰州牛肉拉面

羊肉泡馍
饭后,我们上了车,赶往了远在山里的小学。车沿着一条山路一直走,瞬间我们就到了山顶,俯视下面的梯田,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车渐渐下坡,过了一个小桥,到了另一座山的盘山路上接着盘,盘到了金山乡。金山乡是此程的一半,小镇的饭店都是羊肉泡馍。
过了金山乡不久,车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我们上了金西公路,金山乡到西坪乡。这路是新修的,今年7月才竣工,中间的黄线都清晰可见。路的两旁都是深沟和梯田,远处的山遥相呼应,景色别提有多美了。路上的车也很少,一路不过30辆。

又转了3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西坪乡。刚刚进乡,我就见到了远处的一个白色的新的二层小楼,楼口处一排绿色。走进了才发现是全校500多名学生们整齐地站成两排。车停了,校长上来紧紧握住了我的手,带着我穿过了两排学生,学生们热情地鼓起了掌,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连忙点头微笑回应。
校长把我领到了图书室,是腾出的一个旧教室。共价有值19600元的1105册书。

然后我们就在这里开了座谈会。共7位老师和12名学生代表在桌子的一圈坐下。首先,校长致辞,沈阳育才中学的陈思羽等同学捐赠了这个图书室,并专程前往我们学校考察,我代表全校师生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的诚挚的感谢!接着,校长介绍了学校历史和概况,学校分初中部和小学部,小学部500多人。学校主要是在5.12大地震后才得以发展,是乡里最好的学校。学生不收书本费,在家和父母一起自愿参加医疗保险。学校的500多名学生中有400多名家在十几里甚至更远的山区,只好借住在附近农户家里,自己做饭,而且大部分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也被称为留守儿童学校。学校上午7:00-11:30,下午2:30-5:00上课,中午学生回家吃饭。学校共28位老师,住在学校,都自己做饭。学校原先18个班,由于拆迁盖新楼,浓缩为9个班。学校是乡里第一个用塔吊盖楼的单位。开班齐全,数学、语文、英语、自然、社会、体育、美术、音乐、思想品德都有。
学生小学毕业后都能升入初中,初中毕业后经选拔进入高中。西坪乡没有高中,甘谷县高中连续十年高考名列天水市第一,而升学率约是60%,没有考上的学生大都选择了复读。对比一下,我们班上届的国本率100%,这是何等差距啊!校长听了也是非常佩服。当时,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教育方法。毕竟,我也是在教育界呆了11年的学生。我一直在考虑是否将来到这里来支教,因为在后来的课堂上我看到了问题不是在学生身上,而是在老师身上。信息的闭塞,使得这里的老师都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丝毫没有向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发展,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是去灌输,而不是去鼓励思考。教材翻新,老师不翻新。学生们也养成了一致一起回答问题的习惯。我当时想,我作为一个学生,我也有义务让这里的孩子们接受到同样的教育方法,因此,我也和校长详细谈了这方面问题。

校园

教室

新教学楼

左侧砖房和右侧楼房均为老师住所和办公室
中午到了,我们来到校长室进行详细谈话。随后,我们在校长室吃了顿便饭。首先端上来的是一个大盆,是鸡汤。两袋花卷也摆在了桌子上。甘肃地区严重缺水,水稻没法生长,因此这里的人都吃面食,花卷和烤饼(馍)。大盆鸡汤是这里的小吃。随后端上来两盘菜,“辣子”和炒土豆丝,均是这里的地方菜。
饭前洗手?这儿可就没那么讲究啦!学校没有自来水,哪里来的水洗手?问学生洗手间在哪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没有”!
饭后,校长给我演示了当地的风俗:罐罐茶。罐是单手能握一圈的特小茶杯,放在一个特小的电炉子上。里面放上茶叶和冷水,慢慢加热。这里的老师每天早晨都要喝一杯,挺有意思的。
下午我参观了学校校园。由于一角被围上建楼,原本狭小的校园显得更加小了。新教学楼刚刚落成,这学期才投入使用。新楼修有地窖,每当下雨时将楼顶的雨水导入到地窖内扫地用。教室条件和我的小学一样,木桌木椅。后面是一个寒厕所。据说有一个企业老板要在这里修冲水厕所,但是由于缺水不得不改回旱厕。学校缺乏体育设施,除了两个篮球架什么都没有了,而孩子们正需要这些设施来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
校长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孩子父母大都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管不了。同时,现在的孩子,由于信息的流通,都讲究自尊,说狠了就可能逃学,说轻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现在的孩子都爱吃零食,贪玩。老师也是很不容易,工资只由国家给拨款,地方由于贫穷根本拿不出钱给老师们,老师们还要住在这里给孩子们上课,可以说这里的老师是非常敬业的。
我该返回了。临行前,我记下了这里的电话:0938-5741060。

在校长办公室和校长老师一起吃便饭

罐罐茶
上了比亚迪F3,送我返回的是王老师,他顺便到县里办个事。刚刚出学校不久,我们就来到了乡里的剧场。这里有很多的西坪小学学生,还没到下午上课时间,在这里玩耍。这里有卖零食的,多种多样,难怪孩子们嘴馋嘛。这里几乎人人嘴里都叼着点什么,雪糕,冰棍,棒棒糖等。这可比我条件好多啦,我小学六年是没吃过零食的。
没过多久,我们又继续了行程。车原路返回,两旁的景色似乎更加迷人了。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路两侧就是梯田的最顶级,在远处又是一座梯田山。
过了一座桥,我们下了金西公路,回到了甘谷县县城。
把我送回了甘谷饭店,王老师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再次说了声谢谢,也欢迎我随时关注并拜访这所学校。这里的人其实都很亲切。就拿着所学校说吧,你捐赠了他半个图书馆,他们就像要回报你以同样价值的热情。快乐正可谓是一个皮球,你用多大力量将它推走,它就以多大力量弹回来。

西坪乡剧场

剧院大院入口及零食摊

回县城时路边景色
陆陆续续,分别去各自学校的同道们都回来了,他们都收获不小,至少都受到了和我一样的热烈欢迎。
晚上,我们和甘谷县县委书记、甘谷县副县长、甘谷县教育局局长及土城学校伏羲班创办人吴老师一起开座谈会并共进晚餐。我们每个人都向当地领导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和建议,我提出了要完善体育设施并加强教师素养。领导们都很重视我们的意见。随后甘谷县向千秋助读组织捐赠了锦旗并为我们颁发了证书。

左起:教育局局长,副县长、吴校长、徐老师

赠送锦旗。左起:教育局局长、邱璐老师、县委书记
晚餐时还有一位随行的家长,她是绿色食品公司的管理人员,她提出要引进这里的苹果作为有机食品来卖给城市里的高收入人群,以此拉动甘谷地区经济的发展。县里的领导很重视她的观点,和她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献计献策,为这里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晚餐后,今天的活动就算结束了。我们房间的赵云飞同学在房间接受了电视台的电话采访。随后我们房间的三个人到附近的广场上溜达,看看这里的风情。其实这就是市中心,有一条街是夜市,烤串、锅仔等样样齐全。我没有问价钱,但是一定很便宜。这里的夜市和大城市里的一样,都有小吃和啤酒摊。广场上有打腰鼓的,围了很多人。时不时地我们会碰见小学生骑自行车,身高该不能够坐在车座上,这样骑车在交通混乱的马路上很叫人担心。

夜晚的广场
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在房间里,我们谈了谈,丝毫没有今天早上刚刚到达这里的感觉,感觉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毕竟,今天,我们跑了这么多的路,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得到了这么多收获,今天再难忘不过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