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园地教学方法浅析
(2010-12-14 09:46:52)
标签:
八仙智慧谷宋体园地自主学习杂谈 |
分类: 科研论坛 |
低年级语文园地教学方法浅析
抚顺市新抚区民主小学 薛连玉
谈起“语文园地”这一实验教材中常见并且很重要的教学类型,他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及查缺补漏,更注重的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让它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进一步在操作上让“语文园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园呢?我想从以下三方面浅谈“语文园地”教学方法之所见。
一.紧扣主题创设情境。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老师的教变为学生主动的学。那么在语文园地中就更突出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了。“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认”“我会填”“我会写”“我会读”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放手去发现,去读,认,说,写,只有教师有师指导,学生才会无师自通。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园地四中 “我的发现”时先让学生自读第一遍,然后问:你发现什么了?学生可能会说:“他们都是五个字为一组的”。接着让学生男女比赛读,再问:“你又发现什么了?”学生可能会说:“每一组中都有一个包字。”接着再小组比赛读然后再问:“你还发现了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每一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都带ɑo。”还有的学生会说:“泡茶得用水,所以泡字是三点水旁;抱东西得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等等,” 借助图中小泡泡的提示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和特点左边形旁表义,右边声旁表音。另外,在“我会认”中,学生通过自己读拼音已经认识了这些字,还需要把这些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课前准备好一份与园地相联系的比如“聪明屋”了,“智慧谷”,标题新颖的活页练习篇,或者用小黑板出示也行,可以采用“我会连”,“找朋友”等形式来巩固这些字。
在“园地的日积月累中”常出现“读读记记”的内容,我想不单单让孩子读一读,记一记就完成任务了,我觉得那是一名语文教师不负责任的态度。我想,首先是通过学生自读,启发学生发现什么了?大部分学生都会把第一个直观感觉说出来,接下来老师的适当点拨与启发,让孩子发现规律后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按顺序同桌对口令读,师生读,开火车读等,这便是记忆的过程,这种记忆便是熟读成诵。接着还让学生继续发现,学生会运用以往学园地的方法:就是横向发现本园地的读读记记与语文书中所有读读记记的内容相联系,发现有没有共同之处,通过学生自己的记忆和翻阅可能会发现在其他篇目中也出现了此类题型,并相互联系,学生学有所获。这种发现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学会将每个篇目,每个园地,以及每个版块之间紧密联系,瞻前顾后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这种学习的收获便是快乐的,自由的。因此刚才谈到的积累其实就是在“我的发现”的基础上的积累,这种积累都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字、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引子”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它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其精彩之处,第一,在于它所传递的一个信息——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完全必要也完全可能。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安排同桌或小组间交流,展示自主学习语文的成果。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及时给予适时评价、鼓励。我想,教师简短的点评,绝对不仅仅是对发言者的肯定,其更大的作用、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对全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的一种渗透性的、无形的指导。我们相信,有了这样的重视,久而久之,就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使语文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广阔、每一个参与课改的语文教师.都应确立大语文观,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以教材和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为“引子”,用赞赏、期待、信任的态度,把学生领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去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三.避免做题式的训练。
语文园地的设计, 有些老师觉得它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教学时,差不多一节课讲完了,觉得没有什么可讲的,殊不知在其背后却隐藏着更多趣味性的知识,暗含着不可估量的知识成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充分备课深挖教材,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因此,建议各位老师千万不要就园地讲园地,以考试和练习的形式就题讲题,那就失去了园地设计的意义,扭曲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而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拓展知识。这里我还想建议各位老师在教学园地时尽量不谈“第一题,第二题……”因为整个园地是一个上下相互联系的具有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体。
四.挖掘文本暗含的意思。
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的同时,最关键的还要激发学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欲望。根据每一个版块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纵观学过的内容引发学生拓宽思路,同时还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更大兴趣。再比如:曾经教学过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的日积月累,可以问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数字的成语,说说你是怎样积累的?甚至有的学生还能说到有关百,千,万的成语。还可以让学生拓展想象:八仙有哪些?顺便引导孩子还可以想出有关八仙的成语。激发了孩子学习成语的愿望。随着学习知识一点点增多,在园地中会随之出现一些看图写句,看图写话的练习。教师先不要把情景图呈现出来,可以把孩子的思路延伸到课外,学生可能说的五花八门,天南海北,但这时一定要随机地教育孩子要讲真话不说假话。在发言中,每个孩子收获的东西远远超出就图写话的预想。类似的拓展活动非常具有语文实践价值,但是应注意重在过程,淡化结果,真正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