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车园校长金艳四代从师记略

(2017-11-21 07:53:20)
标签:

文化

文字

分类: 诗----歌----新----创


 

金艳的曾祖父金香泉先生变卖家产,兴办女校,这个思想,这个历史担当是少有的……..

金艳的祖父金培水先生出过一个小册子《兰州风情》。里边有几十篇文章,都是几百字,文笔俭省,表达传神。这本书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资料。“兰州风情几个字是铁魔居士题写。再说一个历史细节:在兰州第三十六中学每学期开学,金培水先生作为民主人士,就给校长写一个建言书。这样的事,应该是极其罕见了。

金艳的父亲金俊高先生我知道的情况比较多一些,在这儿只说一个事。作为金崖中学的校长,他深知要搞好学校的教学质量,校长要有引领作用。怎么引领?他上两个班的英语课呀!金俊高先生讲课干散麻利,感情饱满。最后,教学质量自然上去了,考上大中专的特别多,这在乡民中间是有口碑的。

前几天和金艳聊天,说,艳子,问你个隆重的问题:校长是干什么的?她不假思索的回答,关心和爱护每一个老师呀。这个回答是一百分。



http://s9/mw690/001kWg2dzy7fYkQJgYUd8&690

金艳

http://s11/mw690/001kWg2dzy7fYjTSEvE2a&690

http://s6/mw690/001kWg2dzy7fYjTXogZ35&690

http://s12/mw690/001kWg2dzy7fYjU10cHab&690
工作室成员与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合影留念
http://s3/mw690/001kWg2dzy7fYjU3X10b2&690
和霍懋征老师合影
http://s11/mw690/001kWg2dzy7fYjU78pkaa&690
和景海鹏合影
http://s4/mw690/001kWg2dzy7fYjUbfGPe3&690
和李文玲学者合影
http://s8/mw690/001kWg2dzy7fYjUetGne7&690
和全国小语会会长陈先云合影
http://s8/mw690/001kWg2dzy7fYjUhIITa7&690
和温儒敏先生合影
http://s10/mw690/001kWg2dzy7fYjUlFP3f9&690
和吴建民校长在一起
http://s8/mw690/001kWg2dzy7fYjUp76L97&690
和许戈辉合影
http://s12/mw690/001kWg2dzy7fYjUsu9R9b&690
和于永正老师合影留念
http://s14/mw690/001kWg2dzy7fYjUveTr4d&690
金艳和崔峦老师合影
http://s4/mw690/001kWg2dzy7fYjUyVPle3&690
金艳名师工作室成员与梅子涵老师合影
http://s2/mw690/001kWg2dzy7fYjUCkFjc1&690
陪郝远副省长听课
http://s5/mw690/001kWg2dzy7fYjUFDJW14&690
评课说课沙龙
http://s8/mw690/001kWg2dzy7fYjUIEiX77&690

http://s3/mw690/001kWg2dzy7fYjUMjv4f2&690
与窦桂梅合影
http://s14/mw690/001kWg2dzy7fYjUQ8vbad&690
与梅子涵老师合影
http://s8/mw690/001kWg2dzy7fYjUTPUz67&690
_和顾明远老师合影
http://s9/mw690/001kWg2dzy7fYjV0APea8&690
和曹文轩合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曾祖父创办金崖女校

20世纪30年代的榆中金家崖,是一座繁华的古镇,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这里盛产烟草,著名的兰州水烟令过往商贩流连忘返,更令这座丝绸古镇闻名遐迩。而古镇中有关金氏世家,情缘教育的故事也声名远播。                                                                 

1934年,平静的古镇沸腾了—20多岁的金香泉要打破世俗的禁锢,要创办金崖女校。消息不胫而走,人们议论纷纷,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冷眼旁观的,也有不置可否认的,不一而足。一时间,这一事件成了这一座古镇的焦点。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俗偏见极度禁锢着人们思想的时代,要创办女子学校,要让当地的女孩接受教育,这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金香泉却要偏偏打破这一陋习,他变卖了部分家产,同时又争取到了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资助,金崖女校在当年就轰轰烈烈而冷冷清清的开学了。

    开学仪式,金香泉守候在学校里,等待前来报名的学生,可是几天下来,无人问津。然而,金香泉并没有气馁,凭借着自己执着的教育梦而四处找,白天她走家串户,挨家挨户的去做工作;晚上,坐在炕头与农民促膝相谈,承诺对上学的女子不收任何。最终,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乡邻,激起了许多懵懵懂懂的孩童求学的渴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金崖女校发展为当地办学规模较大,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金崖女校的创办,为当时女孩接受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改变当地人们的教育观念,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此事感动了当时省上的教育家李恭先生,在学生毕业时题词祝贺。其意义将永远铭刻在教育的辉煌史册。

遗憾的是,这位金崖女校的创始人,这位为教育事业作出毕生努力的教育名家,在1952年,因所谓的“历史问题”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创办的这所学校。“文革”爆发后的四年,这位性格耿直,一身正气的教育家,不甘忍受凌辱,一步一步走入黄河……

2、祖父22年的守望

    金香泉老先生呕心沥血,经营金崖女校18载,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金崖女性完成女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与金崖完小合并.,而金香泉老先生留给金崖这片热土的教育芬芳却丝毫没有减弱,而且愈发芳香醇厚……

    金香泉老先生的儿子金培水先生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毅然决然地考进师范学校。在学校里,他潜心学习,孜孜不倦,充分汲取营养,储备能量。时光荏苒,转眼之间,金培水先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于1948年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金先生一干就是38年。

期间,先生的教育生涯并不平坦,他教过小学,中学还担任过校长。正当先生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准备为之奉献一切的时候,不幸降临在了他的身上。1957年先生在课堂上,正豪情满怀地为学生授课之时,忽然接道 到不许他为学生授课的通知,先生闻讯,感到天地旋转,无所适从,他含着眼泪,深情地看了看自己的学生,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校门走去。

就这样,先生被稀里糊涂的赶下了讲台,告别了他魂牵梦萦的校园。

不幸并没有因先生被停职而停止。不久,先生又接到了开除他公职的通知,此通知犹如晴天霹雳,差点击溃了这位刚毅的汉子。在以后的22年里,先生自谋生路,先后当过临时工,发过豆芽菜,磨过豆浆,淘过茅坑,甚至于卖过血,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但是,无论干什么,先生每天在忙碌之余,都不忘拿出校本翻阅研究,都不忘了画画写写,甚至在自家屋内自备木板,模拟授课,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个坚定的信念----总有一天他还会回到自己心爱的课堂上。可这一等就是22年,可这一等就是22个年头。22年啊,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那意味着什么。

1978年,年过半百的金培水在家忙碌时,接到通知,让他复职,重新走上课堂。先生重新踏进校园的那些日子里,他百感交集,眼眶中噙满了热泪,决心在有限的从教时里,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以告慰自己被无端剥夺的美好时光。

临退休,在金培水从教的最后一个教师节的前一天,先生理了理如烟的往事,驱散了心中所有的阴云,脸上泛起了欣慰的笑容。第二天,先生穿上笔挺的中山装,将“兰州市精神文明积极分子”,“兰州市优秀教师”两块奖章小心翼翼的别在胸前,进一家照相馆,照了他生平的第一张彩色相片……

3、父亲的金崖校长情

“四清”时期,金培水先生因被打成“右派”波及到他两个分别正在读高中和初中的孩子身上,他们被遣送回农村,哥俩从此失了学,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1978年高考恢复了,希望之神向金培水先生的儿子——老大金俊高招手,在那个时代,已是而立之年的金俊高,在父亲的建议下,考入了张掖师专。毕业后,他没有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选择了自己家乡金崖中学作为自己耕耘的土地。

1990年,金俊高出任金崖中学校长。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研究之后,他发现学校教师不坐班,备课,上课各自为政,空堂课往往没有教师跟班,早晚自习少见教师的踪影,学生更是乱成了一锅粥……鉴于此,金校长及时召开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广泛征的各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决定从抓常规管理制度入手,已端正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从此,学校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金崖中学的全校教职工都能按时到校,按时放学,并认真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同时,每个学科成立了教研组,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活动得以有序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扭转了学校不正的教风。其次,学校重新按理安排早,晚自习的时间,将自习时间分配给各科各学科教师,作为其机动辅导的时间,并要求相应的教师在学习自习时跟班,这有效地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极大的转变了学生的学分。再次,学校对各班的纪律卫生状况实行一天一公布,一周一评比,使各个年级,各个班级进行竞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另外,学校还规范了周一升国旗,周末降国旗的惯例,在国旗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校园的“三爱”教育,从而端正了学校的校风。很快,全校师生发现了这个学校的巨大变化,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被空前地调动了起来,金崖镇的父老乡亲也为学校的变化而欢欣鼓舞,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开始陆续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就近入学,接受教育,有效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成本。      

金校长深知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他不仅每天要履行校长的职责进行早、晚自习的例行巡视,处理学校日常事物等,在教学上,他还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承担了外语课的教学工作,每周十节课。在他任教期间,从未因行政工作而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这种无私的敬业精神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时时感召着他周围的同事,影响着他的学生。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始蒸蒸日上,金崖中学迎来了建校以来的发展黄金期。

    1990年4月,在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中,在一片欢腾声中,在一串串鞭炮声中,金崖中学的两栋教学楼破土动工了,并在该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

  两栋教学楼竣工之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家乡的父老看到了希望,外流的学生也看到了希望,她们纷纷返回家乡,返回母校。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学校就读学生有原来的480人迅速上升为1116人。

    春华秋实,在金俊高校长的带领下,金崖中学被大学、中专录取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彻底改变了学校在全县只能用倒数来计名次的落后局面,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4、金艳的教育莲花梦

     在这个洋溢着浓浓教育氛围的家庭中,家族的每一个成员耳濡目染,对教育有着先天的亲近感和热爱。自幼受到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从小学到初中,金艳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参加中考时,家里人一度争论要不要她考师范,特别是三亲六故认为,教师太清贫,别让孩子再当教师了。但在祖父的建议下,金艳还是选择报考了师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榆中师范录取。后来,祖父金培水先生调侃说:“我为教育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作为教师,金艳成绩斐然。在20余载教育教学生涯中,她始终站在课改创新的最前沿。她先后情景教学,语文活动,合作学习等专题,做观摩课30余节;在国家、省、市各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奖论文15篇。在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下,他多次赴甘肃舟曲、民乐、环县、定西、白银、镇原等地送教,传经送宝,并在省骨干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中英项目,西河项目中,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先后交流近十次,先后被评为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教学支持省级咨询专家,北师大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联合国儿基会甘肃省西和县“重建更美好”援助项目2009年暑假小学语文学科培训专家、北师范大学课改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3)”西北师范大学班主讲教师。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兰州市“千进八百互动”,集中培训助教讲师等。“一朵花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金艳深知教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非一时,一人之力所能完成。于是培养新人,掖拔后进成为她新的课题。近年来,他在学校成立了金艳名师工作室。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一体,全力培养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取得丰硕成果。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栉风沐雨走春秋,桃李不言自成蹊。”金艳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先后被誉予“拔尖人才”“十大杰出青年”“金城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等称号。

作为校长,金艳主张“文化育校,课程育人”。在五泉小学任校长时,金艳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她以大文化理念规划学校长远发展,打造以“泉水精神”为核心的独特校园文化,创建了“协力、负责、多元”的独特管理文化。学校依托“五泉山”的历史文化和五眼泉名称的丰富内涵,以“泉水”甘甜、清澈、奉献的内涵,赋予学校教育以“智慧、博爱、执着”的意义,把教育与泉水精神相结合,打造了富有“泉水内涵”的“五泉精神”,滋养师生的情怀。为更好的丰富“五泉精神”内涵,学校积极筹备开展了。刘尔忻与五泉精神”等系列论坛,全面推进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建设的步伐。

在水车园小学,确定了以“黄河品质  水车情怀”为核心的“润泽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思路,大力改革学校课程,推进、构建富有水车园小学特色的“1+2”能动高效课堂。目前,丰富的学校课程已成为水车园小学一张名一张亮丽的名片,多次在国家、省、市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学校借助国家“两基”验收,推动学校硬件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登上一个大台阶。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承接了省小语会的论坛,市马拉松的现场操表演、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研讨会、卫生部儿童口腔健康甘肃行“有微笑就有希望”等大型活动,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和广泛的赞誉,进一步提高了水车园小学的公众形象。



金艳是一位内心充满人文情怀并富有奉献精神的校长,她常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因此,金校长把学校利益,学校的发展,学生、教师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过节时,金艳送给教师的礼物大多是书,是两张电影票;教师或家属过生日,金校长不忘为大家送去生日蛋糕;年关时,金艳会把饱含拳拳祝福的新年贺卡送给每一位教师……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她经常倡导、组织教师读名著,学理论,并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对学生,她强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关注学生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提出了“三字 ”。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认真做好各种典礼、礼仪性工作,以提高学生的认知素养;学校编纂高水准的学生管理手册,制定一年级新生的培训方案,文明督察岗的文明督察岗的设置,“争牌夺杯”立体评价等多种精细化的管理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这位年轻的校长,她秉承自己前辈的人格品质和教育情怀,怀揣着盛开莲花般的教育梦想,必将书写出更加灿烂的教育人生。 



金艳,甘肃榆中金崖镇金崖村人,1971年生。1986年毕业于金崖中学。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现任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校长兼书记。曾先后荣获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金城名师,区拔尖人才、杰出青年等称号。是甘肃省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教学支持省级咨询甘肃专家,北师大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联合国儿基金会甘肃省西和县“重建更美好”援助项目小学语文学科培科培训专家,西北师范大学课改中心兼职研究员。先后主编寒暑假作业、配套练习十多本。主编、参编了校本教材及其教学参考书20多本。在《语文建设》《小学语文教学》等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二项,主持省级课题研究七项,其中五项荣获省级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奖。一项获市级科研成果奖。2012年12月,兰州市小学语文“金艳名师工作室”揭牌启动,通过“一主两翼”高效阅读构建润泽教育,呵护、唤醒、培植、引领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栽芨芨扫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