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到底谁才是“野蛮人”

(2015-12-20 01:15:37)

 

 

       既然是资本市场,就应该给资本以充分的尊重。但谁都知道,在万科的背后,是最大的央企之一华润,而前海人寿只是一家刚刚发展起来的民企。也许这种力量对比,在现行的体制下,胜负的天平早已倾斜。如果王石和他的万科,通过任何非市场的手段最终将已在资本市场成功完成20%以上收购的前海人寿再重新挤出,这将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倒退。

 

 

 

       如果让我选择朋友,我会选择万科而绝不选择宝能,但这是市场,市场不相信理想和情怀,计划经济里有理想和情怀的色彩,但那没有市场。宝能通过二级市场实现的对万科的控股,这本身就是市场的胜利,是中国历史上最缺少的契约和规则的胜利,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仍未完全脱离“计划”的市场,尤其值得肯定。因为这种公开透明的收购本身,相比以往那种审批制度下的黑幕重重的所谓并购和重组就是一种巨大进步。王石个人作为小股东(而不是管理层)有表达不喜欢大股东的权利,但他对大股东的缺乏信用的指责,完全是一种视市场规则和法律为儿戏的做法,如果你不能举证宝能是如何没有信用的,宝能就有追诉王石损害宝能声誉的权利。而且这就像市场上卖白菜,白菜的所有者有权选择买主,但白菜本身不能,何况交易一旦完成,连白菜的所有者也无权反悔——除非你通过协商再用同样或更高的价格赎回。谈到理想和情怀,说宝能的资本来源有问题,那万科的资本来源就一定冰清玉洁吗?不说其原来大股东华润作为最大央企的垄断性,万科在给自己的楼盘定价时又什么时候想到过理想和情怀?我曾亲历过美国百威啤酒对哈尔滨啤酒在二级市场的要约收购,如果说这是以强购弱没有可比性,但几年后当比利时的英特布鲁公司全资收购世界单品销量第一的百威啤酒时,具有百年品牌荣光的百威管理团队和美国民众没有人会认为英特布鲁靠贷款收购就是“野蛮人”。现在,王石和他的管理团队指责宝能收购资金的来源是加了杠杠,因而会在未来危机万科的品牌,那么请看看全世界的大型收购或并购案例,有哪个个案不是依靠其他融资手段而是靠自有资金完成的?宝能与万科之争,是市场与资本的观念之争,收购与反收购,只要在市场规则范围内进行,都无可厚非。但资本本身就是资本,没有优劣之分,无论是华润的还是宝能的。但王石一开始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自己觉得可以完全代表管理层尤其可以代表中小股东利益,这个有点托大,而且一上来就公开指责宝能的“信用”不够,甚至暗指其曾恶意竞争和资金来源有问题等,不仅失大将和君子风度,而且还很可能为自己引来法律上的麻烦,尤其是事实上无论你是否承认,在华润或其他股东的持股没有超越宝能之前,宝能就是万科的大股东,是万科的老板。接下来这场戏的最大看点,我想已不是万科和宝能的谁胜谁负,而是市场规则能否成为决定这场股权之争胜负的唯一法则——而不是其他诸如情怀理想和体制积垢之类。

 

 

 

       收购与反收购,宝能和万科双方本没对错。但王石一上来就解除了对方的权利:你的信用不够……这种轻率地把自己永远置于道德制高点的做法,包括这种一上来就要利用虚妄的的个人魅力制造舆论、先广泛发动群众的手法,也真是太司空见惯了。这种做法的根源就在于,老王石自以为自己是打江山的就要永远坐江山,这可真是得了某种真传啊。而宝能的高明,就在于在王石挥舞道德大棒时,宝能一直没拿道德上也许更千疮百孔的王石的“不务正业”去说事,所以宝能才是真正的高手,且背后也一定有高人!再说,宝能在二级市场的收购,依据的是“契约”,而王石的反击,出的牌是“亲情”!从亲情大同走向契约大同,从潜规则走向规则本身,这也是这个国家目前唯一的出路和希望。房地产行业,说穿了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所以王石之于万科的作用,也绝没有他自己和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公开王石和郁亮的全部恩仇,也一定有很多惊心动魄的东西。我十年前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去管理,奉行的就是彻底不闻不问,因为你再牛逼,你十年不问政事,你就已经是门外汉了。

 

 

        最后再说一次万宝之争:老王石急三火四地指责宝能不够信用,更让我觉得他慌不择言的还是原本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的龙头企业(商业模式极易复制)却大谈万科的品牌。买房子的第一要素是什么?而买一杯牛奶呢?肯定消费者的第一在意点是不同的:房子首先会考虑价格、地段,然后才是质量。而买一杯奶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品质,这才是可以一下子就进入品牌层面的行业和产品品类——快速消费品。一个普拉达的包2万块也会有人买,一款同样质地和样式包括工艺手段的包可能2百块也嫌贵,这是品牌的力量。而在同一地段统一质量的房子,你万科的每米多出2000块消费者就可能选择别的楼盘!所以说地产行业虽然品牌也重要,但归根结底靠的还是资金实力——拿最贵的最好的地块,用最好的建材——对资金的依赖,才是地产行业的核心特性,而不是品牌。原本,王石的许多对宝能大不敬的话也不是不能说的,但这个人骨子里还是文青气十足的哥们儿把话说的太早了,他原本应该在发现宝能在已持股超过10%以后仍然二级市场大量收购万科股票时,就应该先利用规则悄悄停牌然后再悄悄地去找华润和其它同盟军,等一切都有了眉目甚至可以稳操胜券了才说这番话(其实就算稳操胜券了也用不着这样盛气凌人地说话,顶多同样的话可以在董事会上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到宝能已增持到22%以上才先发狠话而后停牌去华润游说。王石的这些狠话,原本以为可以争取舆论支持,难为一下宝能,殊不知他这等于是帮了宝能,宝能到现在为止,任何人都不用走上前台,只发了一个有人代拟的显得颇为有理有据有节的官方声明(而且那个声明看似平淡,其实末尾一句关于品牌谁也带不走的话也是杀机尽显),于是高下立判。王石这厢,虽然是慷慨激昂想把自己置于道德高地,反过来却引火烧身引来一片骂声,那边宝能一定会偷着在笑,你王石自己就满身腥味,再满口情怀理想,岂不是自讨苦吃。而有备而来的宝能可能早就料到王石会如此表演甚至也看到了王石身上可能激起民恨的这些“短”,所以一直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如果老王石一上来就示弱,谈万科三十年发展之不易,包括自己对万科之不舍,你再看看舆论的反应?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且,王石虽然口口声声要代表其它中小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恐怕这也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一方面,其它中小股东大多已在宝能拉升股价中,获利颇丰;一方面在宝能的步步紧逼中,郁亮等管理层的核心们也没有做出任何及时的反应,可见,王石这个甩手掌柜的和一线的管理层到底默契到什么程度,真的尚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万科如果这次成功易主,那只能说成也王石败也王石,这个玩主说到底还是一个文青,怎么能不输啊!他这种大嘴巴,就是现在有心想支持他的人,恐怕也都怕他这张嘴巴给自己惹上麻烦吧。但无论如何,我依然坚持,如果在万科和宝能之间选一方做朋友,我依然会选择王石,也许仅仅就是因为他的这种莽撞和文青本色。试想,当时宝能的老板约见王石,为什么会选择在冯仑的办公室?我想当时宝能为了争取王石,一定会给出王石很多优厚条件的,退一万步讲,王石至少可以在大势所趋下向对方开出对方可能不会拒绝的条件:比如股权、比如万科的永久身份……但显然老王石还是把个人的人格荣誉看得比这些经济利益更重,所以我们在某些方面,又不能不给这个老玩主送去掌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