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得失之间
(2008-12-25 12:51:33)分类: 诗歌批评 |
2008,祖国多灾多难。
年初的雪灾离我很远;震灾时我在云南;股灾和经济危机对我则如同切肤,数月之间,股票帐户上数百万灰飞烟灭,好在公司还在非常健康地运转。
2008年,写作处于被迫停止状态。主要经历受困于全年12期的《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从选题、统稿到校对、发行,名为执行主编,实为责任编辑。好在在中国新诗批评的星河里,《星星》已经开始闪耀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2008年,除了年初与年中先后主办和参预主办了“2008·星星诗歌理论年会”、“第三届‘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诗歌朗诵会”、“第三届‘珠江诗歌节’” 外,还在四月份有选择且集中地参加了“2008·中国罗江诗歌节”、“ 第十六届柔刚诗歌奖颁奖会暨诗歌朗诵会暨乌江诗歌节”、“第四届‘三月三‘诗会”、“第三届‘诗人的春天在中国’”等活动,得见大批诗界友人。
2008年,还得获南京汉诗计划2007年度“诗歌贡献奖”和搜狐、当代文学馆2007年度“十大诗人”称号,以及前辈诗人郑玲先生的赠诗《斯人难得》(载《诗刊》2008年12期)。年底,开始以《星星》诗歌理论半月刊为依托,重新梳理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与诗人梁小斌一起,受邀阳光卫视共同回顾80年代的中国诗歌盛事;主持并编就由当代16位著名诗人和诗歌批评家共同参与选编的《中国当代诗100首》;同时,作为自我犒赏的新年礼物,三本新书《在场——潘洗尘诗歌92首》、《不在场——批评视角下的潘洗尘》、《重新做一个愤青——潘洗尘世相札记》正式出版。
2008年,是自1982年离乡求学以来回乡次数最多的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将一手创办并亲自管理了20年的企业正式交给了更职业的经理人去打理,宣布正式退休。这一年,虽然在股市里损失惨重,但还是在老家的小城造起了一栋别墅,一是可以让父母颐养天年,二是为将来自己的回归故里做一点最基本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