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臣之死,死得其所?

(2007-12-13 13:55:34)
分类: 历史/军事
    他们都曾以超人的聪明与才智创造过历史,但也都最终被他们所创造的历史而吞灭……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文臣不计其数,在此,我们只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5位: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的左庶长,法家的代表人物

文臣之死,死得其所?

主要历史功绩: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曾两次变法,此外还规定计量标准,统一度量衡等。古代史人即有对商鞅“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的评价,韩非子也说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宋代王安石更是赋诗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死亡方式:车裂(即五马分尸)
墓    址:在洽川南端的秦驿山下,原有一座“商鞅墓”,直径十余米,高三米多,墓前树有一米多高的石碑,上书“商鞅之墓”。这块墓碑抗日战争前夕还在,修河防工事时被人扔进了黄河里。墓冢在1970年被夷为平地。

 

晁错:西汉时期御史大夫

文臣之死,死得其所?
主要历史功绩: 在文帝时,晁错就对国家大事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都对以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贵粟疏》和《举贤良对策》等。景帝即位后,晁错位高权重,于是就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有名的《削藩策》就是出自此时。晁错削藩的建议,就连其本人也深知其危险程度,只不过此时的晁错已早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了。
死亡方式:腰斩
墓    址:在河南禹州城南13.5公里晁喜铺村西,有一座晁错墓,墓冢高数丈,占地半亩余,无陵园。原有墓碑,曰:“汉御史大夫晁错墓”,高七尺,毁于50年代。另,许昌还有纪念晁错的衣冠冢一座。

 

寇准:北宋时期的宰相

文臣之死,死得其所?
主要历史功绩: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契丹军大举南侵攻宋。时任宰相职的寇准,力排众议,促请真宗亲征抗疗。宋真宗最后采纳了他的建议,亲抵沩州北城督战并获得全胜,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严。可惜后来真宗的“澶渊之盟”,断送了胜利的果实。相传,寇准为官也十分的清正廉洁。
死亡方式:客死他乡(广东雷洲)
墓    址:位于河南临渭区官底乡左家村南一里许。封土高4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墓前立有“宋寇莱公墓”碑石一通。在“文革”时期已被破坏,现只是墓堆尚存。

 

刘伯温:明初弘文馆学士

文臣之死,死得其所?
主要历史功绩: 元至正二十年(1360),50岁的刘伯温在朱元璋盛情邀请下出山,并从此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刘伯温为明朝在统一中国创建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刘伯温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而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伯温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故官爵比其他功臣都低。

死亡方式:因被弃用忧愤而死(也有被毒死一说)
墓    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西陵村石圃山中支夏山之麓。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为砖室封土。该墓系刘伯温与其两位夫人合葬墓,由上下坟坛和墓室组成,坐西南朝东北,清道光年间加建扶椅式鹅卵石墓圈,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民国十九年(1930)在墓前树墓碑一方,上刻“明敕封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

 

张居正:明代内阁首辅

文臣之死,死得其所?
主要历史功绩: 万历初年,因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等
死亡方式:病死(死后被抄家清算)
墓    址:位于湖北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墓筑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石碑高一丈四尺,镌刻有“明相太师太傅张文忠公之墓”,墓四周有土筑莹墙,高3米,占地15亩,颇具规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