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歌批评 |
——林徽因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学家、诗人,被胡适先生称誉的“中国一代才女”。一生著述甚多,但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出版第一本文学作品《林徽因诗集》。1949年以后,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于1955年4月1日清晨与世长辞。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时间的陷害拦不住我们
——陈敬容
陈敬容(1917-1989),九叶派诗人。1935年开始在《晨报》、《大公报》发表诗文。抗日战争时期与友人曹辛之等共同创编《中国新诗》月刊及《森林诗丛》。出版的诗集有《交响集》(1948)、《盈盈集》(1948)、《老去的是时间》(1983)。翻译的《巴黎圣母院》、《绞刑架下的报告》、《安徒生童话》等一版再版,至今不衰。
雨后
雨后的黄昏的天空,
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
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
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
我们避雨到槐树底下,
坐着看雨后的云霞,
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
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
有什么在时间里沉睡,
带着假想的悲哀?
从岁月里常常有什么飞去,
又有什么悄悄地飞来?
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
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
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
我仿佛看见大地在眨着眼睛。
在一切灵魂之外 寻到一个至高的灵魂
——郑敏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九叶派诗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它忧伤地回来了
——林子
林子,1935年生于昆明,195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已出版诗集《给他》、《诗心不了情》、《林子短诗选》等,现居香港。
给他
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
给你
常春藤般柔软的手臂
百合花般纯洁的嘴唇
都在等待着你
爱,膨胀了它的主人的心;
温柔的渴望,像海潮寻找着沙滩,
要把你淹没
再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用,
就像没有星星的晚上,
幽静的池塘也黯然无光.
深夜,我只能派遣有翅膀的使者,
带去珍重的许诺和苦苦的思念,
它忧伤地回来了 你的窗户已经睡熟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
——舒婷
舒婷,1952年出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至今。
还 乡
今夜的风中似乎充满了和声
松涛萤火虫水电站的灯光
都在提示一个遥远的梦
记忆如不堪重负的小木桥
架在时间的河岸上
月色还在嬉笑着奔下那边的石阶吗
心颤抖着不敢启程
不要回想 不要回想
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
把头靠在群山的肩上
仿佛已走了很远很远
谁知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纯洁的眼睛重像星辰升起
照耀我
如十年前一样
或许只要伸出手去
金苹果就会落下
血液的瀑布使灵魂象起了大火般雪亮
这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
走向遗忘
在我的纸里
——王小妮
王小妮(1955-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93年起居家写作。出版的诗集有《我的诗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白纸的内部
阳光走在家以外
家里只有我
一个心平气坦的闲人。
一日三餐
理着温顺的菜心
我的手
飘浮在半透明的百瓷盆里。
在我的气息悠远之际
白色的米
被煮成了白色的饭。
纱门像风中直立的书童
望着我睡过忽明忽暗的下午。
我的信箱里
只有蝙蝠的绒毛们。
人在家里
什么也不等待。
房子的四周
是危险转弯的管道。
分别注入了水和电流
它们把我亲密无间地围绕。
随手扭动一只开关
我的前后
扑动起恰到好处的
火和水。
日和月都在天上
这是一串显不出痕迹的日子。
在酱色的农民身后
我低俯着拍一只长圆西瓜
背上微黄
那时我以外弧形的落日。
不为了什么
只是活着。
像随手打开一缕自来水。
米饭的香气走在家里
只有我试到了
那香里面的险峻不定。
有哪一把刀
正划开这世界的表层。
一呼一吸地活着
在我的纸里
永远包着我的火。
一生一句圣洁的遗言 一生一场精神的大雪
——李琦
李琦:1956年出生,自197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过《帆·桅杆》、《天籁》、《守在你梦的边缘》、《最初的天空》等诗集。
新年快乐
有一个电话打来
说新年快乐
原来窗外 已是九六年的风声了
新年到底 为什么快乐
又是开端
我的脚步
一直在开端上旅行
还是我的嘴唇
那朵单纯的笑容
却早已从上面挪开
谁看见过笑容的翅膀
它却飞翔了一圈
落在我女儿唇上
好
新年快乐
岁月带走了岁月
五十年前 我的母亲在江边跳绳
五十年后
我的女儿在江上滑冰
从父亲的玩具到我女儿的玩具
那盏老式的台灯
好像只亮了几个黄昏
新年快乐
我沉静地问候自己
整理着遗憾和过失
这一天忽然领悟
我活到今天必有原因
楼上 一支钢琴曲响起
像是为我的心事伴奏
很轻 很忧郁
弹琴的人 也弹奏着时间
已经有什么
从十指间流过
陌生的人们
熟悉的人们
新年快乐
你致命的爱 已使我终生颓废
——李轻松
李轻松,1964年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集《轻松的倾诉》、《垂落之姿》等。
颓爱
就这样 我在你的床上颓然睡去
你致命的一触 将使我终生颓废
这时你泛爱的手指已有了唯一的触姿
让我蜿蜿蜓蜓地沉入。在我以远
在远方以远的某个境外
我的爱人 这个下午你吸烟的姿式
绝妙得让我无法思想,这个下午
你嘴唇含一支火焰 让我冷得不能自已
你在哪一扇老式的门前见过我?仿佛先人
他们穿梭的姓氏已经锈蚀。我斑驳的心
被你过去的铰轮肆意地齿咬
一些去年的雨已经收敛。泛指爱情
一些陈年的叶子已经腐烂。泛指堕落
你如何在我自戕的钟鸣中亲吻我?
这景象、这床具、这黑眼的墨迹
使我渐次展开胴体。用跌倒的目光
一丝不挂地凝视你。告诉我
所谓命运,是你注定的双手
伸向我体内的根系 滋润我触痛我
摘取我一生的桃子
你致命的爱 已使我终生颓废
把神话还给天堂 把现实留给自己
——娜夜
娜夜,满族,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著有诗集《回味爱情》、《冰唇》等。
幸
大雪落着 土地幸福
相爱的人走着
道路幸福
一个老人 用谷粒和网
得到了一只鸟
鸟也幸福
光秃秃的树 光秃秃的
树叶飞成了蝴蝶
花朵变成了果实
光秃秃地
幸福
一个孩子 我看不见他
还在母亲的身体时
母亲的笑
多幸福
——吹过雪花的风啊
要把天下的孩子都吹得漂亮些
我隔着中国最长的河爱你
——路也
路也,1969年12月出生。现为济南大学教师。著有诗集《风生来就没有家》、《心是一架风车》等。
江心洲
给出十年时间
我们到江心洲上去安家
一个像首饰盒那样小巧精致的家
江心洲是一条大江的合页
江水在它的北边离别又在南端重逢
我们初来乍到,手拉着手
绕岛一周
在这里我称油菜花为姐姐芦蒿为妹妹
向猫和狗学习自由和单纯
一只蚕伏在桑叶上,那是它的祖国
在江南潮润的天空下
我还来得及生育
来得及像种植一畦豌豆那样
把儿女养大
把床安放在窗前
做爱时可以越过屋外的芦苇塘和水杉树
看见长江
远方来的货轮用笛声使我们的身体
摆脱地心引力
我们志向宏伟,赶得上这里的造船厂
把豪华想法藏在锈迹斑斑的劳作中
每天面对着一条大江居住
光住也能住成李白
我要改编一首歌来唱
歌名叫《我的家在江心洲上》
下面一句应当是“这里有我亲爱的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