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政/财经/教育评论 |
只有中国才把国与家连在一起,管国叫国家。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祖先眼里,国与家是一体的,所谓君臣父子,就是典型的“国”与“家”概念的混淆。
而在国外尤其是西方,人们只会管国叫COUNTRY,其本意是村子,也就是城邦为国的意思。所以,西方的国体大都具有很强的法制与民主的体制色彩和属性。
“家”“国”不分,是典型的封建帝王制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皇帝称社稽为国家,是因为在历代封建帝王的眼里,“国”是属于他的“家”的,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家”比“国”还大还重要,所以他的“家”是可以凌驾于“国”之上的。历史的经验已反复证明:人治背景下的“家”“国”不分,贻害无穷。
因此,要真正地走向民主与法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国”和“家”回归自己应属的位置,“国”就是“国”,“家”就是“家”。这样,我们的人民才能彻底地摆脱“人制”和“家长制”的心理认同与羁绊,从而真正自觉地向民主与法制“皈依”。
因此,建议应该首先从我们的官方用语中取消类似“国家”、“国家机关”、“国家利益”、“国家公务员”等等一切 “家”、“国”概念混淆不分的词汇,并尽快用类似“中国”、“国立”、“国属”等新的词汇取而代之。
前一篇:只当政四十六天的秦朝明主赢子婴
后一篇:西辞:中国唱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