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音乐:《思乡》。先分好学习小组。)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这几个圆圈,它们环环相扣,令人浮想联翩。假如老师把其中一个设定为孩子,其它两个大家一定知道象征着什么。(父母!)确实,父母和孩子就像这三个圆圈,血脉相连,心手相牵。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走出天涯的人走不出母亲的视线;走出海角的人,走不出母亲的叨念。我常常想,我们做儿女的,都能够理解父母吗?我们是不是都能无愧的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懂你!”今天我们学习潘洗尘的诗歌《饮九月初九的酒》,看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真挚情感的。
(板书:饮九月初九的酒潘洗尘)
二、明确目标
1、理解思乡思亲之情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3、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三、学习鉴赏
(板书:鉴赏方法)
1、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钟嵘《诗品》中说:“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诗歌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先酝酿情感,想象我们就是诗歌中的游子,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傍晚,站在离家千里之外的他乡,遥想远方的亲人。。。。。。
(1)、老师朗诵; (2)、学生自由诵读。
2、联想、想象,感受意象、意境
鉴赏诗歌第二步是在诵读体味情感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感受意象、意境。“意象”指作品中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意)的具体形象(象)。“意境”是融会着作者主观情感(意)的艺术境界(境)。由于诗歌创作中省略了许多环节和细致的内容,语言具有凝练性、跳跃性,意象具有典型性,所以,我们读诗时应借助联想、想象,把省略的内容品味出来、“补充”完整,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创造,再现诗歌意境。
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大家诵读分组讨论,时间5分钟,把答案写下来。)
(先说意象,再说意境。)
意象:
写乡愁的:炊烟候鸟枯叶
写母亲的:谣曲、摇篮、干瘪的嘴唇、眉头深锁、白发满头
写父亲的:金黄的老茧、手、愁肠、月光满怀
意境:
上片:九月初九的傍晚,站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望着村野的炊烟袅袅,我的思绪飞回故乡。我看到:儿时,我睡在土炕上,慈爱的母亲坐在炕沿上,轻推着摇篮,哼着催眠曲。幼小的我在母亲的歌谣中甜美的睡去。而现在,年迈的母亲站在村头,瑟瑟秋风中,她满是皱纹的脸上一双期盼的眼睛向远方张望,望眼欲穿,那深锁的眉头下溢满盼儿归来的泪水。。。。。。
下片:父亲弯曲着脊背在田间劳作,半个世纪的辛苦使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弯下了原本高大的身躯。。。。。。。他总是在长子的生日里默默的饮酒。今天,重阳节的晚上,父亲母亲相对无言,酒杯举起又放下:候鸟回了又飞,飞了又回,可儿子却没有归来,家人没有团聚,酒怎么能够饮下?清冷的秋风中,看不见父母的愁容,只看见白花花的月光无声的照在父亲苍老的身影上,只看见母亲额头上零乱的白发在风中飘拂,只想见两行思儿的清泪在老人古铜色的脸庞上无声的滑落。。。。。。
情感:
九九老人节,使我想起了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慈爱的母亲半个世纪为我喜,为我忧。勤劳的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创造了生活,盼望儿子的归来,可儿子却不能陪伴自己的双亲。那绵绵的乡愁啊,无尽头。月是那样亮,夜是这样美,可游子心啊,永远充满了浓浓的乡愁!
四、听歌曲交流心得,尝试创作
1、父母用一生的辛劳书写对孩子的爱,他们不求回报,只求孩子能够理解他们。让我们听《懂你》这首歌,想想父母是如何爱我们的?哪句歌词最打动你?为什么?
(听歌曲)
悠悠的乐曲,真真的话语,把我们带入了浓浓的亲情之中。大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哪一句歌词深深的打动了你!
(学生谈体会)
2、艾青说:“写诗要在情绪饱满的时候才能动手,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要在这种或那种情绪渗透你心胸的时候。”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情感之笔,满怀着对父母的一片真情来写一首诗!可以自己独立创作,可以小组合作,可以模仿原诗的格式,只更换里面的意象。
(学生创作并朗读)
五、结束语(音乐:《懂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就是(1、2)。体会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浓浓真情。满文军用自己的歌对父母唱出了“懂你”;潘洗尘用自己的诗唱出来了“懂你”;我们应该怎样唱出“懂你”,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
B:学案部分:
学生姓名:
一、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思乡思亲之情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3、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二、学习鉴赏方法
1、第一步是通过反复诵读,初步体味诗歌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2、第二步是在诵读体味情感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感受意象、意境。
思考:《饮九月初九的酒》描绘了哪些意象?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意象:
直写乡愁的:
写母亲的:
写父亲的:
(2)、意境:
上片
下片
(3)、情感:
三、交流心得,尝试创作(15分)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情感之笔,满怀着对父母的一片深情来写诗,把对父母的一腔真情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吧!可以自己独自创作,可以小组合作,可以模仿原诗的格式,只更换里面的意象。
四、作业:搜集有关乡愁的诗句,把它下来。
附:歌曲《懂 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