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然有茶色。

标签:
原创散文杂谈 |
分类: 【素色流年---碎瓷】 |
http://s4/mw690/001kW4Gggy6PfAlg3ab13&690
刚泡好的普洱在旁边的茶几上,水雾氤氲,茶色端然,香气飘飘渺渺。
酷爱饮茶,这习惯是随了父亲。
在记忆里,父亲年轻时是个极为讲究的人,每日里茶缸不离手。那时家里条件不好,煮饭炒菜烧水就一口大铁锅。父亲总是嫌铁锅里烧的开水有异味,泡出的茶不好,每天让我和姐姐轮流拎了水瓶,去一里开外镇上的八一茶馆买开水。
年少的我,极不愿出门,可给父亲买开水,却是我最乐意做的事。因为在小孩子的眼里,八一茶馆是镇上最热闹最有趣的地方了。
茶馆很大,从屋子里一直延伸到露天的场院,竹椅子竹茶几一字排开,场面尤为浩大。一毛一碗的白瓷盖碗茶,水汽蒸腾,茶香四溢。茶客们或是专注地喝茶,或是三五成伙的高声阔谈摆龙门阵,或是躺靠在竹椅里,烤着暖暖的太阳,闭目养神。年青的茶倌系着蓝土布围腰,拎着一把长嘴水壶麻利地穿梭其间。
时不时,茶馆会请了人来讲评书或唱川戏。倘若来买水碰巧遇上,待茶倌往水瓶里灌满开水,我递过去5分钱,就拎着水瓶站在角落痴痴地瞧着。
屋子最上方,放了一张油漆斑驳的深色长桌。一个穿青色长衫的瘦高长者立于桌后,一声轻咳,醒木啪的一拍,场下立刻静下来,说书人便开始手舞足蹈地讲评书。每每说到精彩处,那说书人长袖一挽,手中的醒木重重地往桌上拍去,茶客们大声鼓掌叫好。声响震天,听得人惊心动魄。
什么《隋唐演义》、《沉香救母》、《林海雪原》、《包公案》、《玉簪记》、《金山寺》等,我都是在这个茶馆听了记住的。
父亲在家里等半天也不见人影,寻到茶馆,见我还呆呆地立在那儿,便一把拿过水瓶,头也不回地走了。见父亲生气了,我只好怯怯地跟在父亲身后往家里走。
因为这些童年的记忆,长大后,也就慢慢爱上了喝茶。
而且,随时都离不了。闲暇时如此,工作时如此,就连假期在外旅行中,也会找机会去品一品当地的茶。
犹记得那年暑假在甘孜州藏区行走的日子。
马尼干戈,川藏北线上的边贸重镇。我们几个旅途中邂逅拼车的背包客,在藏族客栈的露台上,一边喝茶闲谈,一边用强光手电照射着幽邃夜空里那些明亮而硕大的星星。
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素有“格萨尔王故里”之称的德格县城。那天夜里,我们和法国大叔jessic迎着清冽的高原雪风,在窄窄的街上走着,寻找甜茶馆。
金沙江畔,白玉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寺庙里,我们一边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一边听几个喇嘛用生硬的汉语讲诉着寺庙的历史……
每年回到故乡四川,也会常和三两朋友一起去喝茶。在高原小城,素日里喝的都是普洱,回到故乡,必喝的是当地的茉莉花茶。
浅浅的茶香里,忙碌工作,清简生活,充沛而恬淡,绵长的日子如茶色一般,安妥,端然。
再过两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又可以回故乡了。待回去,不管是打电话给朋友,还是朋友打电话来,我想,第一句话,必定是----
走,喝茶去。
2012-11-18
刊于《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2/2012-11-19/74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