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牛肉面

标签:
大公报李丹崖美食悟语 |
黄花牛肉面
李丹崖
清晨醒来,就听到桥边的水声,农历五月的早间,欸乃一声,稻谷黄了,鲁地的黄花菜也黄了。在这样一个早晨,我来到台儿庄古镇,循着哗哗的河水欣赏两岸的柳色,走着走着就饿了,拱桥边,恰好有一家牛肉面馆,餐旗招展——“黄花牛肉面”。
黄花,这个意象,是很具中国风意味的。大多和秋天相关,多了几缕离愁别绪,我不喜欢,我倒喜欢一个词“黄毛丫头”,有一些“谁家有女初长成”的意思。“黄毛丫头”是多好的年纪呀,这样如花似玉的韶华,缘何被台儿庄当地人被嫁接到一碗面上?
我叫了一碗面,在台儿庄的桥头餐馆,没有选择坐在屋内,室外的原木桌椅上,风月无边,仲初夏的阳光隔着一层清晨的薄雾,恰到好处地凉爽。面不多时就端上来了,赤黄色的汤汁,面油光发亮,上面覆着一层黄花菜和牛肉,真是“颜值”超高的一碗面。那黄花菜,好比一位待字闺中的女子,那牛肉被切成块状,像是雄壮的北方汉子,汤与面成了他们的舞台,这才是真正的“秀色可餐”。
面,是北方劳动人民的结晶,劲道的面,经由勤劳的北方人民种植收获,再被他们磨成面粉,用来制作各式面点、面条。台儿庄人民对待一碗面的虔诚,超乎我们想象,头一天晚上就要和面,天未破晓就要起来盘面,天色熹微之时,面条就做好了,静候南来北往的游客前来享用。
我应该是这家面馆的第一批客人。老板娘是个爽快的北方女人,点了一碗面,送了我一份她自己秘制的佐餐小菜,老板娘说,面是个好东西,再不开心的事情,再过不去的坎儿,吃一碗面就顺顺溜溜地过去了。可以看出来,北方人对待面,就是虔诚,凝结着诸多寄托在里面。
吃完那碗黄花牛肉面,额头微微冒汗,太阳爬上柳梢,身后的小河边,游船逐渐多起来,对于河水,他们是匆匆过客,好比对于一锅沸水,他们是浮沉之中逐渐被煮熟的面条。
中国有句古话叫“好男儿志在四方”,远方的风景可以通过游历,幻化成人内心的山河,每个人都是生嫩气息的面条,在阅历的沸水里,渐渐成熟,慢慢飘香,逐渐成为大众心目中的美味。原来,度一段岁月,成熟一个人的心智,与煮一碗面竟然如此相似。
台儿庄的那碗黄花牛肉面,让人吃出了岁月的厚味。
(858字)
《大公报》2016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