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脂烧肉
标签:
美食深圳商报李丹崖 |
桃脂烧肉
李丹崖
桃脂是什么,若非去徽州,我估计到老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这种东西竟然可以烧肉。
古徽州,山峦层叠,漫山遍野,多山桃,猴子、松鼠、野狼等在山间出没,在桃树上玩耍,弄伤了桃树,桃树就会分泌出一种桃胶,来自我愈合伤口,这种桃胶黏稠,深褐色,远远望去,像是琥珀,桃胶经过太阳照射后,会蒸发水分,剩下来的桃胶坚硬地结在桃树上,成了固体。把这些桃胶取下来,放在清水里泡软,就可以烧菜了,最具代表性的菜肴就是桃脂烧肉。
桃脂烧肉乍一看很像毛氏红烧肉,实则不同,因为有了桃胶的参与,这份肉就有了更多的新鲜感和神秘性,更有清血降脂、缓解压力和抗皱嫩肤的功效,实属不可多得的佳肴。
我在黄山脚下的一片桃园农家乐里吃过桃脂烧肉,初夏,桃树坐果,空气里飘来的都是果木的甜香。坐下来,老板娘上来就给我们介绍这道菜,说,这道菜是古徽州居民喜宴必备的菜肴之一,吃来很有喜感,能下饭,桃脂烧肉吃毕,一切烦恼逃之夭夭。
原来还有这种意思。那看来非要点上一份不可了,不多时,桃脂烧肉就上来了,肉色晶莹剔透,看上去,很像皖北人吃的冰糖腱子,肉色红润,吃上一口,满口酥软,酥而不腻,两三块吃下去,仍意犹未尽,呼气之间,口唇有桃香。
据说,旧时,文人雅士来黄山,在山脚下必定要吃一份桃脂烧肉,那时候的山野,稍有人家,文人雅士们只得走到老远处,才能遇见一家馆子,尽管走进去,不用担心,肯定有桃脂烧肉这道菜。
古时文人讲究红袖添香的伴读方式,出来了,到了名山大川之中,那时候的旅游业还不像如今这样发达,山里人家的女子大都锁在深闺,哪里有“添香伴读”之人,就更别提艳遇了。文人们都是极其风雅且会自我排解之人,每到晚上,都会吃上一份桃脂烧肉,青灯黄卷下,举杯邀月时,呼之欲出的桃香,就算是“红袖添香”了。
由此说来,桃脂烧肉还是一道文人菜。是的,古往今来,文人与菜肴沾边的少吗?东坡肘子、东坡肉、胡适一品锅、《随园食单》、《闲情偶寄》……就连外国作家大仲马也曾专门为美食作,他的《大仲马美食词典》共有730套菜单,3000种菜谱,被文人雅士誉为“美食圣殿”“食侠小说”。如此事例,不胜枚举,全因了一份兴致。这样推断,桃脂烧肉说不定哪天也能与某一位著名作家扯上关系,桃脂是桃流下的眼泪,这位作家说不定写伤感文学。呵呵,岂不是很妙?若是写一部小说,不妨其中就设置一个女子,名曰“桃脂”,且烧得一手好菜。
(1000字)
《深圳商报》2015年9月1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