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钗沽酒

(2015-06-03 08:05:12)
标签:

深圳商报

万象散笔

李丹崖

拔钗沽酒

拔钗沽酒

李丹崖

我的众多文友中,尤对“雅不知”印象深刻。还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是他约的一个局,酒店是他朋友所开,他亲自买了青梅,到灶间去煮酒。雅不知穿着风衣,在深秋,衣袂飘飘,很有君子之风。

酒,是粮食精髓。由万物灵长的人所酿造,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饮酒方式,很能彰显他的性格秉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喝酒不遮不掩,不推不拖,要么是酒鬼,要么是性格坦荡的君子。一个人不惜舍弃自己身上的配饰来换酒,抛却“酒鬼”这个概念,那么,此人堪称豪爽之人。

《西京杂记》卷二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还成都,以所著鹔霜裘向市人贳酒。《说文》曰:鹔鹴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西方神鸟。足见其珍贵,然而,为了买酒,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样一对神仙眷侣果断用来换了酒,真有些快意江湖的意思。《晋书·阮孚传》也有这样的记载,晋朝时期,阮孚特别好酒,在做安东参军时,纵酒行乐,终日喝得烂醉,有钱的时候,用钱买,薪水用尽的时候,索性用自己貂皮大衣去换酒喝。这种做法是非常狂放不羁,可是也可能因为这种豪爽而耽误了军机大事。

最贤惠的要数沈复的妻子陈芸,据《浮生六记》记载,陈芸曾为了沈复“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越。”是呀,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及时行乐,实际上,及时行乐又有什么不好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酒就喝,呼朋唤友,把酒话桑麻,叙短长,岂不快哉?

拔钗沽酒,这是何等的诗意人生?自古,诗歌与美酒都是并蒂而生的,有人曾说,如果把唐诗拿来压榨,一定可以压榨出二斤酒来!足见,常饮酒与为饮酒不惜雅卖饰物的人是何其风雅。

金庸先生一定也对芸娘“拔钗沽酒”的做法叫好不迭。所以,他曾把这一场景置换到自己的小说《神雕侠侣》里,并毫不掩饰地把这一情结植入自己的最爱郭襄身上:“那少女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递给店小二,说道:‘这是真金的钗儿,值得十几两银子罢。你拿去给我换了。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

金庸曾被问及,如果让自己选,自己最爱小说里的那位女角色?金庸答:郭襄。是的,就凭拔钗沽酒的“壮举”,也值得让人击节而叹。女儿有了此等豪气,堪比男儿,甚至可以说,有些男人也有所不及。

拔钗沽酒,拔下的是金钗,增添的是无与伦比的风度与魅力。

《深圳商报》2015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沙土地
后一篇:大酱蘸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