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秋分
标签:
深圳商报心灵随笔李丹崖 |
念念秋分
李丹崖
在日历上看到节气,转眼已经是秋分了。到了秋分,昼与夜就都不矛盾了,谁也不比谁多,谁也不比谁少,这样一种势均力敌,在秋分这一天,把秋天分成两半,也把一年的昼夜时长分成两半,好高明的中庸之道。
秋分一过,天空就没有雷声了。从此,雷公退守天际,一年的工夫全忙完了,且待来年春天,春雷滚滚,把一年的物候唤醒。不打雷,下雨的日子也就少,这时候,正是秋种的时候,记忆里,皖北大地上,早就开始一片忙活,耧也开始在田里“立足”了,恰是一年中的小麦播种季节。
何止是小麦,就连过冬的球虫也开始给自己张罗住处,在土里,给自己造一个安乐窝,待到天气转凉,它便能在窝里睡一个舒服觉。难怪古书上说,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我有时候想,所有会蛰伏的动物,一定都是盼着秋分的,到时候,它们很快就可以给自己张罗度假了,像是上班族盼着周末的到来。其实,转念一想,在秋分以后,能做一个蛰居的动物也不错,给自己放一个悠长的假期。然后,一觉醒来,春暖花开。
秋天也正是进补的季节。秋天到,蟹足痒,秋分节气,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一开始,我最怕吃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主要是不知道如何下口。
我生在江淮平原,平日里哪有大闸蟹这种东西可吃,在合肥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在晚报社实习,招待单位准备了大闸蟹,张牙舞爪的大闸蟹一上桌,所有人且擦拳磨掌去吃,而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吃,吃那些部位,只有借故不爱吃,给了别人。现在想想,可惜了,上门的美味给了别人,这可不是吃货的风格。
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节气有秋分适合吃粥。田畈里,南瓜已经下来,豆类、花生也都已经颗粒饱满,若是红薯种得早,这时候,也该可以煮来吃了。这是田园犒赏农人的季节,也是最适宜休养生息的季节,一年中最清闲的好日子刚开头,且吃粥,做一份南瓜粥,青豆花生粥,红薯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吃得人汗津津的,通身暖意,就不在乎什么秋凉了。
秋分以后,天就亮得慢了,却要早起,这样的节气最适宜晨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在秋分节气,最宜养生,也最能静心。
清晨起来,在小区旁边的公园里散步,鸟雀啁啾,叫声里已经有了些许隐忍的意思,路边的草色也不似早些日子那样青碧嚣张了,好像是一个人,进入了知天命的年纪,凡是看得开,开得透,也像是那碧潭里的水流,在秋分以后,洞明得连一条鱼都藏不住了。
在岸边寻找一条鱼,在心里念及一个人,也只有在秋分,怀人也怀得寥廓。
(1100字)
《深圳商报》2014年9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