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青涩加蠢笨做一杯鸡尾酒

(2014-07-28 14:48:44)
标签:

语文周报

光阴随笔

李丹崖

用青涩加蠢笨做一杯鸡尾酒

用青涩加蠢笨做一杯鸡尾酒

李丹崖

我一直试图用千字来总结自己的中学时光,却发现自己总是做不到,并不是不够写,而是值得一写的太少了,像样的事情太难寻,鸡零狗碎的光阴,留给我的似乎总是一地琉璃。

想起那个沿河而建的中学,泡桐树栽满院子,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宽敞,对开窗子,不是楼房,像极了厂房,屋脊呈现倒扣的书本状,似乎在暗示着我们这群农村孩子,自打进入这个学校来,就是要被“生产”和“制造”的,用以击败貌似顽固的升学率,进城——进城——上重点中学,我们不是亟待返城的知青,胜似那些知青。

不!我们还不如那些知青,知青还有机会说“返”,我们的故乡在农村,从故乡到城市只有用“上”这个字,用别的字,似乎都是对城市的大不恭敬。为了实现这个“上”字,我每天早上在五点钟起床,无论冬夏,都要夹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其余都响的自行车。有时候是自行车驮着我,遇上个阴雨天,就变成我扛着自行车,更惨的是,我在泥泞里,自行车被甩到沟渠里,还滴溜溜转着车圈,仿佛在嘲笑愚笨的我。

我的班主任是一位音乐老师,拉一手很好听的拉手风琴,笛子吹得也相当漂亮,更称之为奇葩的是,闲下来看我们上自习的时候,他还能织一手各色花式的毛衣,只可惜我那时候还买不起所谓“澳毛”的毛线,要不然,真有买几斤毛线请他帮我织一件毛衣的冲动。忘了补充说明,我这位老师是个地地道道的男人。

音乐老师带班主任是惹其他班同学看不起的,再加上我不争气的数学成绩,曾一度被人嘲笑,我的数学是英语老师教的。好在紧赶慢赶,总算及格,可是,距离城市重点中学,我的差距还有“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了不让“三十功名尘与土”,我披星戴月,挑灯夜战,总之,用遍了小学课本里一切值得标榜的成语故事主人翁的做法,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我也下不了那个狠手),最终也勉强位居全班前十。

这时候再看我,吃穿是不讲究了,有一星期,我自带馒头,只花了55毛钱,学校没有正规的食堂,而是一位校领导家里干的,来自镇子上四面八方的学生,背着花花绿绿的馒头在一个锅里蒸,最终,谁也不知道吃的是谁家的,总之,能吃上自家的比种福利彩票还难。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唯一的文娱活动就要数到镇子上拍几张照片了。镇子上就一家照相馆,我们被老板安排,或坐或立在布景前,做着机械的手势,目空一切的表情,最终来回交换,被贴在毕业留言册里,这就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开心的事情。

这些留言册我至今还放着,前几日拿出来端详,差点笑岔气,才发现那时候男生清一色的郭富城式样的中分,略带发育感的小胡须;女生手里都拿着一把花,或陈法蓉式的短发,或穿着一件背带裤……我们的青春,似乎被镇子上的照相馆老板给设计了。以至于前不久《致青春》和《同桌的你》上映的时候,我总想拍一部自己的青春影响,我想,第一幕应该在照相馆,定格一群傻傻的少年,也定格一段懵懂的心绪,更是定格那个稚嫩的自己。

流水落花春去也,转念已重年。如今再回首那段时光,除了第七套广播体操,汪国真诗集,贴在墙上的校报,毕业纪念册上的影像,别的,我还真想不起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东西。青春是一杯鸡尾酒,很“青涩”,还略带些许“蠢笨”,我大胆揣测,所有人的青春应该都是那样吧。

1279字)

《语文周报》2014年中考人教第3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妈妈的味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