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是一场筛箩

(2014-07-23 15:46:43)
标签:

求学杂志

李丹崖

乡间器物

人生是一场筛箩

人生是一场筛箩

李丹崖

故乡有句俚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双腿不停抖动,说“看那人的腿像筛糠一样”。

筛糠为什么就要来回抖动呢?

一只筛子,要么是竹子编制,下面是细细的竹篾,上面的粗粗的竹片。要么是木制的筛子帮,筛子底是钢网所钉。筛子里,放着刚刚打下来的粮食,左右前后筛动,糠就这样从缝隙里漏下来,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的也就是这样意思。

通常意义上来说,一人用的筛子成为“箩”,两人用的筛子才称“筛”。两者都是农具,在旧时的农家最常见。

至今犹记得祖母箩面的情景,早些年,白面尚且属于稀有品种,祖母经常用箩把小麦面过一遍箩,把箩下来的精细面粉给孩子们做白面馍馍,剩余的箩底面都十分粗糙,她和祖父专门做馒头自己吃,为的就是尽量给孩子吃一口“好”的。

祖母在乡间务农一辈子,没有什么高深的至理名言,然而,关于筛箩的一段话我至今记得。

祖母说,人一生需要过三遍筛箩。一遍粗一些的筛掉苦痛,一遍稍微细一些的筛掉大喜,一遍最精细的筛掉浮华,最后,留取一份平常和自在,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多年来,祖母的子孙一直按照她的话来做人处世,受益颇多,均认为祖母的三遍筛箩是幸福人生的绝妙密码。

和祖母比起来,念过私塾的祖父关于筛箩的道理就浓缩且文雅多了。他说:人生,从没有最细的筛箩,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完美。

最简单的例子,用塑料袋拎半袋子油脂,塑料袋丝毫不破损,油脂还是一样会渗出来,所以,没有必要过分与自己过不去。

还是后蜀有个叫何光远的人说得妙,他在《鉴诫录·高僧论》里这样说:“莫怪狂言无次第,筛罗渐入麄(粗)中细。”

人生是一场筛箩。粗中有细才是有对比的人生,也才是有分别的生活,不至于云泥,也不至于钻牛角尖,这才是最完美幸福的生活。

710字)

发表于《求学》高考作文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窗前饮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