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如圆木,睿语穿凿
标签:
读书文摘经典卷首语李丹崖 |
世如圆木,睿语穿凿
李丹崖
往事一筐罗,刘义庆来搜罗。这就是《世说新语》的由来了。
刘义庆,这位性情简素的文人,心胸旷达,为人豪爽,门生如云,平日里,你一言,我一语,你一个段子,我一个笑话,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日里耳根如斗,集万千意见于一体,晚上窗前秉烛,奋笔疾书,稍加润色,就是一篇好轶事了。
我曾多次想象,刘义庆在写《世说新语》的时候,也是笑着的,观云观雨观红尘,笑人笑事笑浮生,笑里有顿悟,也有痛惜,更有智慧。
大学时读《世说新语》,流连于个中雅士的狂放不羁,荒诞不经,也惊诧于其中一件事,一个篇章里所流露出来的智言慧语。
《世说新语》里的人通常最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语道破天机。遇事藏着掖着非真君子,兴致一来,脱口而出,不瞻前不顾后,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有什么不好?干嘛非要背后说,私下里嚼耳根,朗朗白日,我且说了,你奈我何?说有说过来,你真是开诚布公,多数人都能开门纳谏,春风化雨,世间能有多少小肚鸡肠。
“世说”是一门说道的学问。巧言说人以笑,诤言说人以悟,白话说人以素常,雅言说人以享受。那些躲在“段子”里的人,个个能说会道,那些魏晋时期的文人,人人懂得风雅颂。世相纷纭,你说说,我说说,言语的长河里,一语成谶,一言醒悟,一句话一辈子,一声吼,定风波。
“新语”是一个创新的道场。陈芝麻烂谷子只有贩夫走卒才喜欢听,那些狂狷的魏晋文人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痛不痒何必要去说,他们不与蓬蒿人说,不与市井人说,全说的是庸常日子里没有的人和事,在博你一乐时给你一悟,在让你哭笑不得之后塞给你一个锦囊,且拿去,你会柳暗花明,你会醍醐灌顶,原来看似铁板一块的困局还可以这么破局。
如果仅仅是豪言壮语,那多少又显得《世说新语》在天上飘着,太不着地气了。《世说新语》的美,还在“拾人牙慧”里,我知道,这是个贬义词,但生活中的多半时光都停止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你来一个典故,我说一个笑话,你给一段至理,我讲一句名言,互相分享,才能化“蜚短流长”为“非常说道”,在“牙慧”里找寻“雅慧”,去粗取精,岂不也好。
中国人都有隐逸之风,也都向往归隐田园,这一点,在《世说新语》里表现得也尤为明显。绕不开,躲不过了,且去山林,且去耕读,且放白鹿青崖间,心波不静誓不还。许多人都认为智慧在庙堂,孰料历代典籍里,被人津津乐道的永远少不了乡间野佬,缺不了他们的醉话绵绵。
魏晋是时光里的春天,世说新语给我们展开的是雅士们的婉转鸣叫。
一部世说,半本逸史,一朝展读,三生有幸。真可谓“人生多少轶事,拿来消化遗憾”,且看去,且阅取!
(1050字)
《读书文摘·经典》2014年7期卷首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