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不惊

标签:
深圳商报心灵随笔李丹崖杂谈 |
繁花不惊
李丹崖
自古世人惊繁花,不见繁花惊世人。
春日归,暖风吹,繁花姹紫嫣红、如火如荼地开了。人们惊呼,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么多花都开了,于是侧目、屏息、凝神来看,来嗅,总之,离不开一个赞字。
繁花却对来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你来,我开我的,绽放我的,你不来,我依然如故。就像诗中所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尽管身在墙角,心借花香暗暗飘着,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全然一副傲骨。
王阳明说:你看花时,花与心同在;你不看花时,花与你同寂。这话说得太自作多情了,花朵哪管你来不来,看不看,它们有它们的生活。相反,你真若不看它,它反倒更加安逸些,潇洒些,岁月无声,它们暗自妖娆,何惧宠辱?
我还是喜欢王阳明在无相寺里写的一句诗: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
是的,山与花是一样的,都不给俗人看,更别提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了。
幽谷百合暗暗开自芳,清寂昙花深夜香如故。这些都是花中傲骨,不愿意轻易向人敞开心扉,不愿意轻易吐露心事,哪像那邀宠的牡丹,妖冶的罂粟,让人一看夺目,再思全然忘记,这些宠辱不惊的花朵,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是“一眼万年”的,至少也是“三月不知肉味”。
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轻易不开花,一旦开花,也就要夭亡。譬如竹子,我家屋后有一大片竹林,我一直盼望着竹子能像芍药一样开花,祖父只在一旁笑,他说,竹子一旦开花,也就很快和我们说再见了。三年后,果真有一棵竹子开了花,祖父拉我去看,确实很清美,可是,也就在竹子开花后的不几天,这棵竹子就枯黄了,渐渐消瘦成一尾竖笛,斜插在竹林里,它以繁花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程。
竹子开花,真叫惊艳。
花开在眼前,你还是当时那个少年,只因你和这朵花有缘;花含苞半天,浇水也不见花色出现,只因缘分的马车还没有把该走的路走完。少年花事多,中年花事浅,老年花事自然然,这是宿命,也是机缘,总之,一切绝非偶然,至少我是这么看。
安意如在《世有桃花》里说:“心似繁花艳照,身如古树不惊。”这句话一语双关,这是对植物的憧憬。仔细想想,有时候,人太容易按捺不住了,太不懂得矜持了。稍有些风吹草动,立时就心猿意马了,就波涛翻滚了,就浮想联翩了。所以,人有时候还是需要学学繁花,于世不惊,欢喜从容。该开时即开,不等,不赶,不该开时盼也没用。
人世间,诸多事项也像这花事,都是急不得的。
《深圳商报》2014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