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在水上的老街

(2014-04-02 09:45:06)
标签:

江淮晨报

故乡随笔

李丹崖

杂谈

睡在水上的老街

睡在水上的老街

李丹崖

    我一直觉得,整个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像是一条船,浮在浩荡的涡河上,也浮在3700年亳州历史文化的水域上。

    亳州哪里是座水城?从老子《道德经》里流出来的上善之水,从庄子《南华经》里流淌出来的南冥之水,商汤王祈雨落下来的甘霖之水,姜子牙垂钓的涡河之水……汹涌而来,历经千年不息、万年不枯,驮着明清老街,如驮着一个大大的戏台,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不同凡响的人间传奇。

    花戏楼的旗杆是“老街之舟”的桅杆,连绵的会馆是它的船舱,或笔直或幽深的街道是一块块甲板,南京巷古钱庄是它的油库,摩肩接踵的人群都是这艘船上的游客,游历在时光两岸,睹人情,览风物,知兴替,见盛衰。

    从白布大街上下来,走进老街,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鳞次栉比;一户挨着一户的人家,各自忙着自己的营生,各自编织着自己的幸福。打铜巷里的月光如水,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打制的是生活的温情与细腻;爬子巷里的那个孝子,为了目盲的母亲,爬行着求乞,感动四方;翠花街里绣出来的女红,从一个城市卖到另一个城市,蜚声内外;洪济桥这座更楼上的梆子声警醒着每一位小巷深处生活的居民,不知道更楼里的烛火如今是否依然;帽铺街上还有帽子可以买吗,还是仅能拄着拐杖找寻记忆?羊市街的羊咩声肯定和这斑驳的砖瓦一起烟消云散了,城市在扩大,羊咩声逐渐退守到了乡村。

    无数次经过老街,花戏楼后院的竹林令人流连,粮坊会馆里的茶香萦绕在鼻尖,从白布大街买一双千层底穿上去旅行,从涡河码头上岸,回到家,亲人当年为我们折的那条柳枝仿佛还没有干。

    老街在变,变得不能以街道的名字来判断它的属性,老街越来越老,老到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讲述一块牌坊的来历。

    时光如水,老街一直浸润在不枯的水流里。

也许你还会问:亳州不是江南,哪里有水?很显然,这水,也是万千亳州人瞩目的双眸里流出来的热情泪水,在滚烫的期盼里,在浓郁的乡愁里,在不眠不休的维系里,在与日俱增的守望里,就这么一滴泪,一滴泪,把这片老街托运到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822字)

《江淮晨报》2014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