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去临帖

标签:
故事宝库人生走笔卷首语李丹崖杂谈 |
李丹崖
春天了,暖烘烘的风一吹,人难免心躁。这时候,若要心静,不妨去临帖。
勿要临张旭的狂草,那样无疑火上浇油,心不光静不下来,或许会撩拨得更加毛糙。
王羲之等人的行草也要少临,写多了,人会有惯性,不自觉地舞起来,飘起来,一年的根基都不稳。
还是写一些欧阳询的楷书吧,一笔一划,方方正正,中规中矩,人会在横平竖直的临摹里静下来,心河里的泥沙纷纷下沉,露出澄明的心境来。
或可以临一下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在消瘦的笔画里领略生命的大意趣,在看似苗条的笔墨里感悟丰腴,推窗看景,无边的绿色一转眼都推进你的眼帘里来了。
春风吹又生,窗外翠色连绵,桌上的毛边纸泛出黄晕,你饱蘸了一狼毫墨,一笔写下去,对于季节,都是一个沉甸甸的诺言。
想起小时候父亲手把手教我临帖的样子,写字的瞬间,父亲掌心里的温度春风一般暖着我的手背。我的笔迹一直很像父亲,这与父亲手把手教我有关,我想,也与父亲用自己的掌心传给我别样的温暖有关。
我们的字迹模仿者父辈的字迹,我们的四季传承着父辈们的四季,我们的爱接力着父辈们的爱,这是生命之间的奇妙“临帖”。模仿是创新的前夜,巴山夜雨涨秋池,春色连绵入梦来,梦醒时,已是孟春,遂想起赵孟頫的楷书《千字文》,一字字写下来,周身都汗津津的。
院子里的第一朵红花绽放的时候,我扛着画板,拎着辛夷花一样的毛笔,在院外的池塘边画一只早鸭。灰黄色的鸭子,泛着青晕的池水,还有岸边的鹅黄和草绿,绵延到我的画纸上来,我会用一行小楷写下“春满草塘处处花,百花初萌又水花”字样,眼底多了一些绿意,心里多了一重静谧,袅袅的炊烟升起来,那是故乡倒立的笔墨,在天空的画布上临着帖呢。
春天临帖,是在构建一年来的心绪,是在梳理一年来的心灵走向,是在通过描画心愿,从而结下“心缘”。
春天不远,临帖不止。
(736字)
《故事宝库》2014年1-2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