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在光阴的马背上
标签:
江淮晨报光阴的故事李丹崖杂谈 |
骑在光阴的马背上
李丹崖
一晃又是一年,一晃一晃又一晃,年代和世纪纷至沓来。
“晃”不就是“日光”吗?我们就这样度过一个又一个“阳光”,在光阴里,时间逐渐老去,年华蹁跹如蝶。
回忆里,母亲还是那个能帮我扛得起“永久牌”自行车的女人,如今,自行车退出家庭舞台,母亲也身姿消瘦,鬓角斑白。
印象中,我还是个孩子,在乡野,在镇上的校舍,在无尽的青春细雨里,撒着欢,任着性,由着自己,拥有着“胡作非为”的青春,如今,女儿已经两岁,她在我的心坎上撒娇,我心如壤,逐渐沉厚,不再飘浮。
前几日街上遇见初中班主任,他是一个会织毛衣的男士,常常在我们课间拿起一件毛衣,毫无顾忌地织着,也织着他所有的骄傲。尽管他还会拉手风琴,但,他似乎觉得织毛衣远远比会拉手风琴要值得炫耀。如今,我问他,还织毛衣吗?他伸出手给我看,原本如玉的一双手,如今糙如砾石,他说,现代人很少愿意穿织的毛衣,我退休后,在乡村帮老伴种菜养花,好不快活。
同学聚会上,与曾经名噪一时的“校花”相遇,那时的“班花”一头秀发如瀑,身材苗条似水,声音温柔如笙箫,如今再见,满口“大渣滓”,荤黄世俗,体态臃肿,一身皮草,皮肤也黑了不少,俨然一头猛兽,窝在房间的椅子里,光阴从她的身上碾过,到底安装的什么轮胎?
早年间,我读玛格丽特·杜拉斯,昏黄的色调,胶片一样的青春,夹杂着湄公河水,浑浊了朦胧了我的视野,也野性了我的青春。如今,再读杜拉斯,多了几许看穿,多了几许无奈,多了几许认同,人与书俱老,宿命与书中的情节渐渐有了“勾结”。
浮生如路,光阴似马,而我们,就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摔倒,爬起,驯服,驾驭,慢腾腾,加速度,游刃有余地在光阴的马背上“驾轻就熟”。
原来最讨厌这样一种怀旧“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心想,这样的日子多没劲呀,不死不活,一天照搬一天,如死水,太过规律化。年华渐渐深入,却发现自己错了,若岁月能够翩然走过,静谧如禅,波澜不惊,我们该有着怎样的修行,有着怎样的幸运?
大多数时候,我们回头的时候,不是硌伤了身体,就是摔伤了灵魂,试看那些骑在马背上的心灵,谁人不曾有伤,谁个不曾彷徨,谁心不悔衷肠?
最喜欢沙家浜里的句子: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一直觉得,这句话,最适合送给旧时光。
骑在光阴的马背上,愿我们且行且珍惜,且回忆且记取生命路上鲜活的意义。
(1000字)
《江淮晨报》2013年12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