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莴笋记

(2013-10-09 09:36:45)
标签:

江淮晨报

饮食随笔

李丹崖

美食

莴笋记

莴笋记

李丹崖

      周末徒步涡河,沿途见到了一片壮丽的景观,大片的莴笋田,绿油油的,像极了一根根绿玉杖,把我的味蕾打得鸡飞狗跳。

      再过些时日,应该可以看到树桩与树桩之间拴起的绳子,上面,有被刀子切开的莴笋,一根根搭在上面,沥干水分,风干以后,做成苔干,冬天煨肉吃,那叫一个美呀!

      莴笋的美味,非一般人可以抗得住。

      说个幼年时看到的童话。

      一对贫苦的夫妇,妻子怀了孕,特别觊觎邻居巫婆家的莴笋,于是,说动自己的丈夫,夜里去偷两根,丈夫夜里蹑手蹑脚地去了,拽回来两根就跑,气喘吁吁地跑到家后,榨成了莴笋汁,妻子吃得一脸幸福加兴奋。

      第二天,妻子又馋了,还想吃巫婆家的莴笋,丈夫趁着夜色,战战兢兢地出发了,哪知道还未得手,就给巫婆逮个正着,丈夫吓坏了,他知道巫婆的手段,那叫一个神通广大呀!巫婆说,若不让我惩治你,且可以免费享用我的莴笋,你就得把你媳妇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后交给我,丈夫竟然答应了。他的妻子可以继续吃莴笋,只不过,孩子生下来之后,如约交给了巫婆,这叫什么事呀!为了几根莴笋,搭上了女儿,何其悲摧!

      这个生下来的小姑娘就是日后的“莴笋公主”,由此足见莴笋的魅力。

      莴笋在家乡被称为“响菜”,因为,无论是生鲜时凉拌,还是晒干后煨煮,唇齿之间都有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无边的青翠和浓郁的绿都被咬碎。

      我主观认为,时蔬界,但凡脆的,都是名贵或可口的菜肴。

      莴笋之贵,曾经一度贵到无法想象的地步,陆游曾在《新蔬》里这样描述:“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莫拟将军春荠句,两京名价有谁知?”一句“有谁知”,可以说达到了无法揣度的地步。宋人陶谷也在《清异录》里这样写:“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

      是呀,还是“呙国”人聪明,自己种不就得了。

      聪明的还有大诗人杜甫,他曾带领子女亲自种过莴笋,那时候,杜甫过得也颠沛流离,哪里有心种菜呢?由此,也不难看出莴笋的魅力之大。

      人说,贵族并非两三代养成。由此可见,莴笋应该算得上贵族了,只不过,如今已经“放下身段”,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亲民”的莴笋呀!

850字)

《江淮晨报》2013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