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窗李丹崖世说新语心灵随笔杂谈 |
熨斗在火柄也热
李丹崖
东晋时,出了一位著名的玄学思想家,其名韩康伯。韩康伯少年时,就显露其非凡的才华和极强的思辨能力。在《世说新语·夙惠》里,刘义庆为我们讲述了一则关于少年韩康伯的故事,看后令人潸然泪下,也让人拍案叫绝。
韩康伯几岁的时候,家境就十分贫寒,到了三九天气,韩康伯连一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只穿了一件短袄,即便如此,还是他母亲用省下来的布料所做。母亲刚刚做好这件短袄的时候,打算用熨斗给韩康伯熨平,边熨边自我抱怨,孩子呀,娘没有本事,不能给你做一件像样的棉衣,等过些时日,娘再给你做一件夹衣吧。
韩康伯见母亲面露难色,十分懂事地对母亲说,母亲大人,不必再做夹衣了,我穿着这件短袄就够了。
那你不冷吗,孩子?母亲问他。
你知道韩康伯怎么回答吗?他说,熨斗在火里烧的时候,就连熨斗的柄也是烫手的,我穿上了短袄,不就相当于熨斗在火里烧嘛?当然周身都是热络的了。
韩母听后,热泪盈眶说,孩子,将来你定可成为国之栋梁。
人说“三岁看老”。从年且几岁的韩康伯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一个懂事孩子的孝心。不让母亲作难伤心,替母分忧,为母宽心,实为大孝。二、一位思想家在其少年时分就显露端倪。如此思辨能力,岂能是一个几岁的孩子想象出来的,不仅令人咂舌。
看韩康伯,遥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自己,我应该比韩康伯还要大几岁,却曾为了没有一件像样的鞋子而和母亲赌气,不去上学。那时候,我家也不富裕,但还不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程度,母亲把从鸡窝里积攒了数日的鸡蛋拿出来,到集市上去卖,最终得来的30几元钱,给我买了当时最时髦的“双星牌”球鞋,后来,直至发到惨白,成了“鳄鱼嘴”的模样,仍舍不得丢弃。
那个时候,父亲以贩卖大米和中药材为生,干尽了体力活,而那些鸡蛋,是父亲唯一补充体力,增加营养的食材,而我,却因一双球鞋,让父亲许久都处在营养的饥荒之中。
以韩康伯看我,顿觉自惭形秽。
我至今清楚记得那双球鞋买回来的时候母亲对我说的话——孩子,这是妈给你买的第一双像样的球鞋,你不光要知道,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还要清楚,有时候走这些路所需的鞋子,也要自己去寻找并用自己的毅力去赚取。
母亲只上了初中就毕业了,我至今也很难揣测她怎会说出如此深富哲理的话。
兴许,在饥寒交迫的岁月里,太容易让人心里生起智慧的火苗来。
(1055字)
《知识窗》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