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我最逍遥

标签:
八小时以外生活悟语心灵点击李丹崖杂谈 |
离经叛道,我最逍遥
李丹崖
常听人评价另一个人,他是个野仙。
这句话看起来是贬损,实则有浓郁的羡慕气息在里面。野仙多半爱云游,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种人往往深谙乐活之道,每天笑意萦绕在心间。
也常听人这样评价另一个人,他这个人老实本分,一生都不会干出越轨的事来。
这句话看起来是褒扬,实际上则有些许挖苦的意味在其中。你想,你若跟一个“石磙也碾不出个屁来”的人相处,也许风波平定,但也丝毫没有情趣可言。
故乡有句话,用来评价孩童:有性子就有活儿。意思是说,看小孩子,性格不好不要紧,往往性格不好的孩子,最能干出令人侧目的大事业。这话我信,换算到成人身上,也同样很适用。
笨孩子也许一生都不会犯错,但我们要深究一下,他们为什么不会犯错,是因为他们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基本不做事,出错率自然降低,甚至是零。
混小子或许常常犯错,那是因为它们往往在做事,不上路哪会栽跟头?栽跟头,是为了学会走,磕破膝盖,是为了给经验补钙。
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不上路,就要让路。常常在路上,风物放眼量,放空压力,放松自己,让自己像一轮野太阳,红彤彤放着炽烈的光。
小时候,祖父曾拿这样一句话来训诫我:不行其路,不食其禄。意思,大致相当于评价官员的那句“在其位,谋其政”,入乡随俗,干一行爱一行,对得起岗位,对得起良心。
先开始,我以为祖父是要我中规中矩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处世。后来,随着时光更迭,我发现这句话不能单单从表面上去理解,还要考虑其动态的因素在里面。而我,却忽视了祖父话里的“行”字,意思就是“走动”,多看,多学,多阅取,少禁锢,游历而不油滑,轻松而不轻浮。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告诉我们,做人处事,不要单单看其形,还要看其性。形式固然重要,性质更要考究。有些人看起来疯疯癫癫,实际上是庸俗看穿,看似离经叛道,实则是挣脱了世俗的泥淖。
试看生活中,那些离经叛道的人少吗?《世说新语》里,那些狂狷的文人;爱妻坟茔边,那个击瓦盆而歌的庄子;宋代华山之上,那个嗜睡的老祖陈抟;瓦尔登湖边,那个归隐的梭罗……然而,又有谁能说,他们不着边际,偏离大道呢?相反,我认为他们是参透了生命的玄机。
我信奉这样一句话:离经叛道,我最逍遥;循规蹈矩,生活苦旅。
(900字)
《八小时以外》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