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蒜瓣记

(2012-11-19 08:37:42)
标签:

饮食随笔

江淮晨报

李丹崖

杂谈

蒜瓣记

蒜瓣记

李丹崖

常常想起初中时分租住屋楼下的山西饺子馆,想起每天晚自习后从饺子馆门前经过,看一看热气腾腾的锅灶,还是大马勺舀了凉水添在煮饺子的沸水里,沸水落滚,一股牛肉饺子的香飘满鼻孔。那时候的我们,吃上一顿饺子还是奢侈,但是,对于这样的饺子香我们总是没有免疫力,会脚步不听使唤地走进去,要上一份小碗饺子,一块五一份,然后吃上两瓣新蒜,那味道,那日子,怎一个美字了得。如今想来那些夹杂着蒜香的日子,想起那些一起剥蒜瓣吃饺子的兄弟,一股辛辣冲上心头,继而是淡淡的甜。

当医生的父亲说,蒜瓣是败毒的食品,还能补硒,又能杀死部分癌细胞,还能做药引子,在提倡药补不如食补的今天,蒜瓣真是宝物。蒜还是佐料,和一些有膻气腥气的肉食在一起烹饪,能除膻避腥,为了更便于使用,现在,有人已经从蒜瓣里提炼出了蒜油,但我在烧菜的时候,还喜欢用整个的蒜瓣,我不太相信一些经过工业化处理的东西。

蒜是食物中的愤青,生食辛辣,民间有“青椒辣嘴,蒜辣心”之说;奇怪的是,蒜若熟食却辣味全无。这多像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年轻的时候多抱怨、指责,好争斗,步入中年,则皈依平静,心境里也有了些淡然的禅意。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有意思。说是在饥荒的年月,有两个菜农,一个卖辣椒,一个卖蒜。当市面上所有的吃食全部销售殆尽,他俩凭借着各自所持有的辣椒和蒜度日。半个月后,卖辣椒的饿死,而卖蒜的却活得红光满面。原因很简单,辣椒不管是生吃还是熟吃,都一样辣,而蒜一旦煮熟了,就丝毫辛辣的味道都没有了。这么看来,蒜还存在冰火两重天的性格,若是植物们都有血型的话,那蒜瓣一定是属于AB型的。

蒜是团结的象征。有谜语是这样打的:弟兄七八个,搂着柱子过,听说要分家,衣服都撕破。没错,谜底就是蒜。蒜一旦成了蒜瓣,就面临着要被分而食之。这岂不是应和了当下一个比较温暖的词:抱团取暖。

《广古今五行记》记载了这样一则关于蒜的故事:“唐咸亨四年,洛州司户唐望之冬集计至五品,进止未出间,有僧来觅,曰:‘贫道出家人,得饮食亦少,以公名故相记,能设一鲙否?’司户欣然。既处置此鱼,此僧云:’看有蒜否?’家人云:’蒜尽,得买。’僧云:’蒜即尽,不可更往。’”出家人怎可以吃鱼和蒜呢?我一直怀疑这则故事的讽刺意义,好在这个僧人极其智慧。索性以没有蒜瓣为借口,连鱼也不吃了。此事真假不辨也罢,单就因为这点,才正说明了蒜的重要性。

我家在皖北,是大蒜的主产地,我还曾亲自参与过种蒜,种蒜不是把整个蒜头都埋在土里,而是把蒜头“分崩离析”成一个个蒜瓣,秋收以后埋在土里,第二年仲春,蒜苗可以吃,季春,蒜薹可以吃,夏天到的时候,就能再次收获蒜头了,新收获的蒜头鲜嫩多汁,若是佐以饺子下肚,味道的鲜美程度就不用我说了,你试试吧。

1120字)

《江淮晨报》201211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