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养生减压随笔:《不出鞘的心灵》后记

标签:
不出鞘的心灵李丹崖养心随笔中医药出版社杂谈 |
欲望的城市,清幽的心
(后记)
整理完自己的一套书稿,又再三校对后,已经是午夜。天气奇热,我坐在书房里,没料到这个时段,竟有几声蝉鸣,有人说,蝉鸣是求偶的表现,这样的蝉鸣尽管短促,我脑海里还是 闪出了一句话:欲望的城市。
我喜欢这座小区,远离市中心,五年前,这里还是田园,当城市吃掉大片村庄的时候,这里也登堂入室,成了城市。但是,依然保留着田园的情致,周围的村民喜欢从清晨的菜园里采摘新鲜的蔬菜,到小区门口来卖,通常会排出两列,秩序虽不整齐,乱得却很有味道,一如这浮生,胜过这浮生。
我喜欢一切绿色的事物,尤其植株,我觉得它们能平息人心底的风波,调整心灵的秩序。就像我家小区门口乱乱的菜摊,尽管菜摊是乱的,但是,摊子上的蔬菜却是规整的,绿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心灵的交通警察。
学者余世存说:“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这趟欲望号特快列车上,你不上车,就会被时代抛弃,你上车了,又会迷失自我。” 英国一位学者也如是说:“欲望并不渴望满足。相反的,欲望渴望依然是欲望。”
这话说的多纠结呀,我们到底是“上车”,还是“不上车”呢?到底是“无欲”好,还是“有欲”好呢?
俗世滔滔,欲流如潮翻滚。真正的弄潮儿不会因浪大而不去江心,我们常常看到他们驾着小小的帆影,在潮水中从容地出没。这一切,靠的什么?
无非是一颗坚定而沉稳的心!
一颗坚定而沉稳的心从何处来?喧嚣的城市里,浮躁的人群里没有;被名缰利锁牵绊的世俗场上没有,真正清幽的心境来自原野,来自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的湖面,来自杨柳依依,来自大雨过后带着泥土清香的原野,来自一杯恬静的绿茶,来自在这些环境里风波不起的人们。
古人云,礼失求诸野。这个“失”,我觉得并不是失去和损坏,而是“躁动”,如闷热夏日的躁动,很多人会在这样的躁动里趁火打劫,扇旺了躁动的火焰,其实,他们忘了,闷热的夏天毕竟是短暂的,生命还有春光在。再说了,即便是最最闷热夏日,也有午夜时最凉爽的风,那是造物主的恩赐,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早已沉浸在甜美的梦海里。
其实,每一种浮躁的背后,都有一篇安谧的磁场,这磁场,在我们心里……
(《不出鞘的心灵》: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1日第一版,7月下旬全国新华书店和各大网站有售,目前,当当网和卓越网已经开始预售。另告谢:如能在省级以上报刊撰写并发表书评者,赠送签名本一册为谢。感谢为此书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邹编辑,感谢诸位师友名家推介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