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乡村高处的鸟巢

(2012-01-18 09:10:36)
标签:

心灵点击

尘世走笔

乡村随笔

李丹崖

杂谈

站在乡村高处的鸟巢

站在乡村高处的鸟巢

李丹崖

每一个乡间的孩子都有两个痴想,一个在城市喧嚣的街区里,另一个在树梢上盘根错节的鸟巢里。如果两个痴想只能保留一个,那剩下的一定是“树梢上的鸟巢”了。

鸟巢是乡村的美人痣,落在村庄的眉梢间,隐隐透露出村庄的温存和生动。

乡村的鸟警觉性很高,多喜欢把巢搭建在高高的树杈上。乡村的孩子好奇心很强,总想弄明白鸟巢里面藏着怎样的世界。在乡村生活过的孩子,几乎都有过掏鸟巢的经历,那经历是乡村孩童的原罪。

我曾经无数次地从乡村的鸟巢下走过,仰着头,盯着那些寄居在树杈间的鸟巢端详,只盯到脖颈发酸。那些高高在上的鸟巢,在野风里随着树梢起伏,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那时候的我,总有些奇怪的想法,总坏坏地盼望哪个鸟巢会给风掀翻、掉落下来,然而,似乎风总不遂人愿,那些鸟巢像是长在了树杈上,与整棵大树融在一起,鸟巢掉下来的臆想,只不过是我这样的胆小且不会爬树的孩子的一厢情愿罢了。

夏日里乡村多雨,雨后的鸟巢底部零星地有水珠在滴答,这时候的鸟巢,像是乡村的肿眼泡,一整夜都在仰天观雨,在梅雨纷纷的星夜,她熬红了眼睛,幸福地肿胀着,像一只怀春的乡间少女的善睐明眸。

万千条细雨如线,一条条穿梭在鸟巢里,鸟巢一滴也不留,悉数归还给它脚下的大地,它知道,自己的高度是它脚下的大地上来成就着它,这是一只鸟巢感恩的独特方式。换言之,若是鸟巢悉数收纳所有的雨滴而不漏,岂不是因承担了太大的压力而自覆,转身一想,这不也是鸟巢生存的智慧之道吗?

秋日,树叶失去了精神,鸟依然傲骨嶙峋地立在树枝上。有人在这时的乡村观鸟,说那些落在树梢上的鸟是乡村这篇散文的逗号。如此说来,鸟巢就应该是这篇散文的句号了,鸟巢是鸟儿们一天辛劳的归属地,也是乡村一个小小轮回的句点,自此开始,直至又一轮初阳升起时,才会开启乡村新的段落。

我曾在被电锯伐倒的树上见到过一只鸟巢,还有鸟巢里洒落的斑斑点点的鸟蛋,我还曾见过隔壁女孩嘤嘤的抽泣,埋怨伐木工人杀害了她的闹钟。这的确是个新奇的说法,把鸟鸣当成闹钟!失去鸟巢和子女的老鸟在另一棵端悲鸣地叫喊着,那声音十分凄厉,那一刻,我想到了人的霸道,连征得鸟雀们的同意都没有,就把鸟儿们的家园连根拔掉了,这是人对自然的可怕亵渎。看过那么多的心灵美文,有很多事例是因为一棵树而被迫改变建筑的设计图纸,因为一两座坟茔而让一条路改道,不知道鸟儿们看没看过这样的事例,鸟雀有知,多么希望这样的事情在它的巢下重演,但事实并非如此,总会如此凄惨,鸟雀若懂得道德的律令,恐怕也要讨伐人类了,说这是人类穿着善良外衣的欺瞒。

乡村不会因为一只鸟巢的陨落而失去其浪漫,乡村里长大的孩子不会因为一只鸟巢的倾覆而泯灭神奇的想象力。岁月悠悠,那些乡间的风如隐形的毛线一样缠绕在树梢间,鸟巢像极了一只只线团,供我们这些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去抽丝剥茧,去捋出神秘背后的脉络,然后用自己的所知所解,去织一件毛衣,穿上它,供我们人生的剩余征程取暖。

冬日的乡村,落木萧萧,树木像极了一根根立起的火柴杆,鸟巢呀,又多像一粒粒火柴头,春来的时候,鸟巢将以翅羽的姿态划燃一座乡村的梦想。

1260字) 

《语文周报》201217期上;《石狮日报》2012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煨汤养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