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何必弄姿窗前,男人不必与苦苦追赶

标签:
心灵点击男左女右尘世走笔情感 |
弄姿窗前与苦苦追赶
李丹崖
“男追女”,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古以来通用的求偶法则,老少妇孺普遍认可,遗老遗少点头称是,男女双方也欣欣然实践着,乐此不疲。若是遇见“女追男”,老少妇孺睥睨,遗老遗少咆哮,男女双方,女也委屈,男也躲闪,仿佛世间本不该有这样的事情。
古往今来的骚客文人都喜欢给女人画一扇窗子,让女人站在窗口表演,女人们大都心悦诚服地站在窗口,含情脉脉,当窗理云鬓,对镜添花黄,即便窗前有情郎,翘首仰望,女人们也大都两团绯红在脸上,呼不得,唤不得,绣楼云梯十六步,步步莲花,愁煞楼下人。
她们给男人准备什么呢?一匹快马,一副锦囊,囊间藏有一支发簪、一块玉佩,或是一首情诗……没有邮差,丫鬟送上,若怕被老爷、老妇人撞见,索性高明一些,弄一首藏头诗,或许不说“我爱你”,但兴许比“我爱你”更热烈、亦更端庄,字字击在“窗中人”的心上,直击得花前月下,丫鬟忙断肠。
男追女,天经地义;女追男,遭人唾弃。这句话似乎早已成为一种常识,根深蒂固在人们的脑海里。其实,放大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果真如此吗?恐怕不一定吧,我觉得大凡“男追女”的桥段,都是那些鸳鸯蝴蝶派的酸溜溜的文人臆断出来的,男追女是那个时期,这些文人的童话罢了。真相未必如此。
倘若有疑问,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诗经》。有人曾经把《诗经》中的民间情歌作过分类统计:其中,直接表现男子追求女子的有12篇,女子追求男子的有11篇。可见,远在先秦时期的中国,男女之间恋爱往来,应该是“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局面,勇敢系数彼此彼此,谁也不输给谁。
倘若再有疑问,我们不妨也看看《天仙配》,七仙女为了自己的幸福,天打雷轰也毫不顾惜,飞奔着投入牛郎的怀抱,虽然最终被玉帝收回天界,但每年七夕终归有相见的一天。《天仙配》应该算是“女追男”追得惊天动地的故事了。
我们不妨再看看《梁祝》,为了最终能和因相思而离世的梁山伯在一起,祝英台不惜投墓化蝶,最终他们化为两只蝴蝶双双飞了。
也许你要说这些都是传说,但正是这样的传说,印证了当时存在“女追男”现象的一种悲壮写照。
所以说,古时候的女人并不是只会在窗前搔首弄姿来勾引男人,多数也都是“毛遂自荐”、敢爱敢恨、轰轰烈烈,不然,你可以试想一下,在男尊女卑思想非常严重的时代,女人凭啥取悦男人,进而赢得自己一生的幸福?
(1000字)
《石狮日报》09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