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者感悟随笔 |
一场测试人性的拍卖
安徽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M·苏博克曾在众目睽睽之下,给全世界的人开了个“玩笑”。说是玩笑,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游戏,一个和“拍卖”有关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他能保证让其中一方永远做赢家。
不信?您瞧——演出开始了——
高朋满座。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宴会。
出席宴会的人,要么是政界要员,要么是商界名流,要么是高级知识分子……总之,有一条是有目共睹的,那就是,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是聪明绝顶的人。
宴会即将开始,主持人汤姆满脸堆笑地走到主席台前。他要和诸位嘉宾共同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内容是这样的:他手上拥有一张千元大钞,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一位幸运的嘉宾,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直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最后,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汤姆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是,还有另一个条件——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大钞,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汤姆。
这果然是个闻所未闻的拍卖会,在场的所有嘉宾都表示愿意参加。于是,汤姆的话刚刚落音,就有人开始报价: “100元”、“150元”、“200元”……竞价声此起彼伏,到价码被提高到 “800元”时,报价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后来,只剩下杰克和比尔在那里互相较劲。
就在这个时候,杰克喊出“950元”, 950元——1000元!也就是意味着赚不了多少钱了。汤姆弹了一弹手上的千元大钞,含情脉脉地看看比尔,谁都明白他的意思:你再不加价,钞票就是杰克的了!
比尔笑了笑,脱口而出:“1050元!”他连想似乎都没有想。
会场里陡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时候,滑稽的汤姆转而得意地望着杰克,他在等待杰克加价或者退出,只见杰克犹豫了一下,咬了一咬牙嘣出:“2050元!”人群里起了更大的骚动。
看到自己的竞争对手荒诞到这个地步,比尔决定做个理智的决定,他摇了一摇桌面上的白色毛巾,优雅地表示退出。
“疯狂的拍卖会”结束了,所有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杰克最终付出“2050元”,买到那张“1000元”钞票,而比尔,一无所获不说,还平白无辜地搭了“1050元”进去……
毫无疑问,在这样一场滑稽的拍卖会上,只有一个人做了赢家,而且是永远的赢家!那就是拍卖方。
写到这里,您不禁要问“为什么”。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个游戏、一个拍卖会,不如说这是一个高明的陷阱!说它高明,是因为它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贪欲和虚荣心。
是利益,牵引着看似聪明的“猎物们”一步步向着 “陷阱”靠近,知道泥足深陷,无法自拔。一个“猎物”还要拉另一个“猎物”进来。他们共同导演了自己的悲剧。
同样,也是虚荣心,让另一个“猎物”不甘丢下自己的面子,最后变成毫无面子!
这不是一场拍卖,而是一场行之有效的“人格测试”!它让人性的贪婪在残酷的失败下变得原形毕露;也让自私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了彻底的自我了断!
可见,在人格的拍卖会上,报价和价值成反比。如果你的报价高在云端,那么,你的价值必将低进尘埃。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灵魂蒙羞,你最好在拍卖会开始之前,趁早拿起桌面上的“白毛巾”!
摇一摇,你就可以做赢家!
(1200字)
(发于《做人与处世》07年8期,《读者》2007年17期转载,感谢荐稿者司志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