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幸福感来自各个方面
http://s9/middle/5d7eb70ah846290cd3408&690 今年暑假东阳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培训学习,这不但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做法,也是一件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大好事,因为我也一直通过身体力行在倡导网络学习。暑假教师网络参训期间,我听了肖川老师关于教师幸福为主题的讲座,深有感触,就写一篇类似于课堂实录式的教育类文章吧。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肖川老师认为教师的幸福与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师的人际关系等等有关。那么幸福意味着什么?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内心的感受。首先是充实,是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精神上主要有成就感,让教师没有过强的外在压力,但解放教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当然也需要我们教师本身。当教师要忧虑自己的饭碗时,那种幸福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对社会的仇恨,对顶头上司官僚主义和官僚团体的愤怒。
(二)、教师内心的充实与闲适,是幸福的主要原素。心中有目标,有盼头,有期待才会有幸福感。为学生描绘未来美好情景,首先教师心中也要有幸福感。无所事事的人,一定会感到内心的空虚与无聊。
(三)、教师身边有亲人朋友也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别人的接纳认可也是幸福的因素。
(四)家庭有积蓄。经济上的富有是重要的,富有才能表现大气从容,才不会斤斤计较黾头小利。因为慷慨与慈善的基础就是有财富。经济是基础。所以提高教师收入非常重要。当教师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时,教师的幸福感就自然是一句空话。有气无力,精神恍惚疲劳。脑子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五)教师工作的自主权很重要。每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包括人的自由解放与幸福本身。社会美好和谐需要让更多的人感到幸福。教师是有影响力的职业群体。教师的幸福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幸福评价的标准还有这样两个:生活是善的,生活是好的。但善与好不是指吃喝嫖赌,因为那是一种庸俗低级的行为。
前面已经说过,教师的劳动强度和教师的待遇、教师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教师的情绪。事实这与吸烟一样,恐惧悲伤也会缩短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的生命。
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丧失,也是导致教师痛苦的原因。现在有不少学校领导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让教师改行,让教语文的去教数学,让教数学的去教物理,让教物理的去教政治,等等。一句话,这种故意的人为制造的教师工作专业不对口,只能说明现行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说明学校领导素质存在严重的问题。说明当前的学校领导要么是不学无术,要么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的作践糟蹋教育事业。
而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丧失无疑是对教师幸福感的打击。无知的学校领导会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从而导致推进素质教育多年,应试教育依然在学校盛行。其实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参与学校的管理等等,都应该是教师的一种权利。
肖川老师认为,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有二十一个二十二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就是待遇。待遇不仅仅是薪水,还有培训。第二个是人际关系,第三个是劳动强度,他认为需要政府的更多投入,第四个就是专业自主权(对学生的评价、对学校工作的参与等)。第五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最重要的是敬业精神。
当然,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教师的情绪等,专业素养高的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而素养低的则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任何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当然也有自尊的需要。当一位教师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时,自然会表现出他的愤怒。肖川老师认为优秀教师文化底蕴深厚,有敬业精神、有爱心耐心、能自我表达、自我管理,并受到社会的尊敬。这也是我所认同的。
学校的环境也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否提供住房等,节假日是否能给老师们发点小礼品,等等,看似小事,但实则小事不小。
教师职业的稳定感有利益于长远规划。一个教师如果要承受下岗的压力,稳定感与幸福感就会消失,也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但没有压力显然也是不行的。但压力不应该是下岗的问题,而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也是实施绩效奖励工资、多劳多得的根本原因。这就像民营企业给职工发底薪的同时还按件计酬一样,目的就是增加职业的稳定感。让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因为任何人,只有少了后顾之忧才会有创造力,才会去努力工作、努力创造财富。这一点肖川老师没有展开说明,是我在听课后根据现实所作的总结与思考。所以之前全国各地有些中小学校长甚至于个别教育系统的领导以不好好工作(其实是不服从自己、不听自己的话)就让你下岗的做法,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是违法的行为。因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剥夺公民生存的权利,相反应当尽可能保障公民的生活水平维持在一定程度,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幸福感。也就是说应该让教师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想办法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如果教师无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作为学校领导或地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应该考虑是不是自己没有安排好教师的工作,并反思是不是让教师不能胜任工作的原因在自己的身上。既然包括很多学校领导或教育部门的领导在内都有人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那么为什么不相信“没有做不好工作的老师,只有不懂得安排工作的学校领导呢?”
肖川老师说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也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我看没错。大学教师的社会声望比较高,社会经济地位比较高,认可度和自豪感都比较高,他们的幸福感自然要比普通的中小学老师高很多。
肖川老师还提到学生的素质会影响教师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师从事这一职业的幸福感。这也是不错的。但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生素质怎么样,也取决于社会的影响力。可以说学生素质也是由家长决定的。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当好自己子女的家长,成为学生家长的模范。学生家长是我们教师重要的工作伙伴。教育者要想到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学生家长。要让今天的学生成为明天的好的学生家长好的父亲和母亲。一句话,教师的思想境界应该能成为学生的模范。
学校制度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感。这是很多老师有切身体会的。一个学校是否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有人说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让好人变坏。这是有固原的,因为合理公平正义的制度,对人的约束和激励都是很大的。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感。教师本人能不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能不能质疑修正评价的结果。这也是教师是否拥有自己的权利的表现,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当然,家长和同事的评价,也会影响教师的情绪与幸福感。
前面说了,学校的形象和在社会上的声望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指数。很明显,学校形象不好,会影响教师幸福感。城区学校教师有义务去支持农村或乡镇学校。因为同在一片蓝天下,与农村学校共同发展是城区学校应尽的义务,也是功德无量的事,能使农村和乡镇学校的师生产生对幸福的认同感。前不久报道的衢州的教育局长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做法就是把农村学校当成城区学校的一部分,一校两区,同一些老师上课。也就是说城区的老师应该到农村去上课,而农村的老师也可以到城区来上课。这种做法目前已经得到教育部的积极回应,值得在全国各地推广。
学校可开发利用的资源的丰富程度会影响教师的幸福程度。因为对爱学习爱知识的教师团体来说,图书音像资料是很重要的教育教学辅助。十六社会期望。社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期望,过高不好,过低也不好。过低会不受关注不受重视。现在是过高。
教师的健康会影响教师的幸福人生。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本身都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并用心研究养生保健,要多喝水,多活动多走路。
社会文明的程度也会影响教师的幸福指数。肖川老师认为社会文明应该包括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他认为当前有些地方的政治民主化程度非常不高,作为公民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不能公平的真正的参与社会管理,不能表达我们的诉求。所以他认为完全可以说,广大中小学教师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最后,希望老师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真正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特别声明:文章中所提到的肖川老师的有些话可能并非原话,在记录时会有所不同,希望老师们在内的读者朋友们包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