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前看到这幅海报,就精神为之一振,Natalie
Portman美艳地如此有气场。其实作为演员,长地太美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那样反而更容易把其他缺陷暴露出来,因为人们在意识里总不太容易相信完美,如果长的漂亮,那人们总是会格外注意到她的演技是不是不好,或者又会是其他的问题,但Natalie
Portman算是交上了一份无可争议的答卷。
当初《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懵懂小女孩在电影里蜕变为更为丰富的可能性、《偷心》里那个爱的投入,放的洒脱的舞娘、《蓝莓之夜》里那个率性而为,无所畏惧的赛车女子,个个张扬,而《黑天鹅》的NINA更是让人欲罢不能,在这部电影中,时而让你思考,时而令你恐怖,时尔又让你沉醉,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主人翁完成一次丰满的心灵旅程,陷入这场亦真亦幻的浮世绘中无法自拔。
的确,很多人看了会觉得不舒服,觉得阴暗、恐惧,但或许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阴暗的一个角落,亦或遭遇到噩梦般的人和事,只是不会被电影里这样极至放大而已,这点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上也可以解释,弗洛伊德指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潜意识的“本我”代表思绪的原始欲念,只限于满足生理上需求的思绪,同属潜意识的“超我”代表社会的力量,以伦理道德、良心和习俗施加以压力,控制“本我”。然而,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则存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加以调节平衡。这三个部分错综复杂,相互作用,而在这种关系没有得到恰当的安置之时,心理防卫机制就启动了,这种防卫机制一旦过度,就会导致焦虑和失衡。
所以人的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一直压抑,那到了合适的时机和土壤,会更加倍的发泄。因为当事人心田孕育发生的一些本能冲动因不为实际境地所接受,就被压制到无意识范畴,但它们并无消掉,并在寻觅各类时机以某种体式格局体现出来。
《黑天鹅》就是一个极端的故事,剧中NINA身体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是这种压抑性的变相表达。电影用表现主义式的白天鹅与黑天鹅象征人的两面性,她是完美的白天鹅人选,却无法跳脱本色去诠释黑天鹅的性感与放荡,对舞台的渴望,牵引她去触碰自己被压抑着的黑暗面,人性中贪婪自私占有的部分呈现出来,而与之俱来的,是NINA长期被压抑之后,要找回的生命活力,长期积累的愤怒、恐惧、挫败、忧虑的一个合适的出口。
当最后NINA在舞台上纵身一跃完成最后一幕,流着鲜血缓缓说“I felt
perfect ”,我们也同主人翁一起,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在经历了灵与肉的双重磨难之后,黑天鹅和白天鹅在纠缠中终于合为一体。在痛苦中得以安宁,而什么是完美,或许就是那一句“Dance
with your hear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