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湾电影《艋舺》中,一幅印着樱花的明信片始终贯穿全剧,这是蚊子的父亲从日本寄给母亲的,蚊子把它贴在自己衣柜的镜子上,这是父亲给他留下的唯一的东西。蚊子从小到大没什么朋友,和母亲交流也少,直到遇到了他的兄弟们,他最大的梦想是去日本看樱花。在成长过程中他也遭遇了爱情,就是那个脸上长着胎记,因生活而沦为妓女的小学同学。电影最精彩的在我看来不是那些有着节奏的拼杀,也不是兄弟情谊的坚贞和背叛,而是最后一段,蚊子惨死在街头,临终前眼里看见了樱花,那是和尚的鲜血,与此同时,在空间的另一头,少女在接客,问客人最近有哪部电影好看,也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樱花,她心中充满着希望,相信蚊子一定会给她幸福的曙光。
在电影中,樱花是烂漫的青春,也是残酷的现实。棚顶上的樱花永远不能成全小凝想跟蚊子看一场电影的卑微梦想。
我也有几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晶是其中之一,去日本富士山看樱花也是我和她从小的梦想。在她初中时给我的信里,写着“你别忘了跟你的‘费云帆’去富士山脚下看樱花时,也给我捎上一支”的天真言语。只是,我们最终也没碰到我们的“费云帆”,也至今没有机缘去到日本看樱花。长大后慢慢明白,生活不完全是电影,没有那么多尽善尽美,就象樱花的盛放,美丽却短暂,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也有着象樱花一样只开花不结果的因缘,和意念。这也许就是很多电影和文学作品在赋予樱花美好温暖含义的同时,也赋予其哀伤意味的原因所在。
樱花,是不能实现的梦。




















文、图/流年飘飘
2011年4月摄于成都青白江凤凰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