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碟笔记(一)

(2010-07-09 23:32:39)
标签:

杂谈

朗读者

入殓师

海上钢琴师

美丽人生

分类: 影评书评

    最近看了一些电影,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将每部片分别成篇,就将一些心得汇集在此,相当于做个简要的电影笔记吧。

 

(一)朗读者 又名生死朗读

鉴碟笔记(一)


 

  【导演】 史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
 【演员】

  凯特·温斯莱特 Kate Winslet ....Hanna Schmitz

  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Michael Berg

  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Young Michael Berg

  

    女主人翁Hanna所捍卫的是一种近乎荒谬的尊严,她本可以免遭终生监禁,却为了死守她是一个文盲的事实选择了忍受这一切,世间有很多恋物者,而她恋上的是别人为她朗读这个事实本身,并由此恋上了实施这个行为的载体,在我看来是这样。

    Hanna 有她极其天真、甚至荒诞的一面,这可能是因为她的“不问世事”,远离社会,一味沉溺在故事里,这也很能够解释她后来的一些行为,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而这也是本片最大的价值所在,以前反映纳粹题材的作品大多将关注点放在受害者身上,本片却告诉我们,战争的某些施害者也是在自己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卷入战争中,他们本身或许也是受害者的一员。

    本可以出狱的Hanna在狱中的最后一天选择了自杀,她本是期望出狱后和Michael继续一种“关系”的,当Michael说可以安排她去图书馆看书时,她却说“I prefer being read to.”她更希望别人念给她听,这里的别人当然指的是Michael。而此时的Michael早已不是当年一无所知的少年,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律师,他在法庭上旁听了一切,而Hanna在在狱中二十年来,他的内心背负着沉重的不安甚至是痛苦,因跟Hanna的关系而被卷入这种罪恶感中。这是一个无法平衡的问题,却最终在他带着自己女儿来到Hanna的墓地时得到了些许释放。

    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凯特·温斯莱特的精湛演技,凭借这部片荣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实质名归。

  

    个人评分:8.8分

 

鉴碟笔记(一)

 

(二)大侦探福尔摩斯

鉴碟笔记(一)



鉴碟笔记(一)
  导演 Director: 盖·里奇 Guy Ritchie

  演员 Actor:

  小罗伯特·唐尼 Robert Downey Jr. ....Sherlock Holmes

 裘德·洛 Jude Law ....Dr. John Watson

  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Irene Adler

  

    看福尔摩斯的契机完全是偶然因为看到电影频道里的介绍,惊觉里面居然有裘德洛,才立马翻出买了很久的碟片。我曾跟朋友说,男人的帅分几种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帅到一种视觉上,第二个层次是帅到一种感觉上,而第三个层次是帅到一种境界上,裘德洛就属于第三层次,当然,前两个层次他已经超越,不过此片供他表现的空间却不是挺大。故事情节还是蛮精彩,场面也够考究,不过我总觉得此片不应该把福尔摩斯描述为一个不修边幅,带点神经质的男人。

   他应当是一个凭借着缜密的逻辑,有理有据的推测来诊断案情的智者,一个举止彬彬有礼,散发着贵族气质的绅士,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福尔摩斯。

    个人评分:8.6分

 

(三)入殓师

 

鉴碟笔记(一)

鉴碟笔记(一)

 导演: 泷田洋二郎
 主演: 本木雅弘 / 广末凉子 / 山崎努 / 吉行和子 / 笹野高史

 

    “未知死,焉知生”,看完电影想到的。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中国人汗颜的电影,此话虽我不完全赞同,但仍认为有其道理,不过我不认为是中国导演拍不出这样的电影,而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不了这样的电影。

   故事在一种舒缓的节奏中进行,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只有默默温情的讲述,温柔地却是让我至今想起依然心存感动,为那种对生命、对个体的珍视和尊重,为片中那个单纯而又善良的妻子对丈夫充满爱意的理解,为最后一幕恨的释怀与爱的延续。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离开的时候也应该如此,因,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敬重和歌颂。这是《入殓师》告诉我的。

 

    个人评分:9分

 

(四)波斯王子

 

鉴碟笔记(一)

鉴碟笔记(一) 

导演: Mike Newell
主演: Jake Gyllenhaal / Gemma Arterton / Ben Kingsley / Alfred Molina / Steve Toussaint

 

   只说一句:情节扣人心弦、特效精彩、男主角属于耐看型,女主角不好看,最后男女主角重回时光初次相遇,是故事的点睛之笔。总而言之,还是一部值得去影院观看的电影。

  

  个人评分:8.6分

 

 

(五)亚特兰蒂斯

 

鉴碟笔记(一)鉴碟笔记(一)

 导演: 吕克·贝松

 演员:众海底生物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在柏拉图的著作和希腊神话等出现的一个神秘地区,一个人类至今无法解答的迷。传说中亚特兰提斯最后被大西洋淹没。《亚特兰提斯》片中没有一句对白,只有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动物是唯一的演员,曾执导《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吕克·贝松带领观众进入美丽的海底世界,因为他想要证实海底下的世界,也有和我们社会一样的组织。

   就是这样一部片,也能被导演拍出节奏感,海洋生物的声音、动作,配上音乐,再经过巧妙的后期剪辑,让此片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但我相信,海底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美,只是被吕克贝松灵光式地捕捉到了而已。

 

  个人评分:8.8分

 

 

(六)海上钢琴师
鉴碟笔记(一)

导演: Giuseppe Tornatore
主演: Tim Roth / Pruitt Taylor Vince / Bill Nunn / Mélanie Thierry / Alberto Vazquez

   

    有人说,天才生来就是孤独的,那生来就被遗弃的天才会是怎么一种不为人知的孤独?《海上钢琴师》用最极端的浪漫主义风格展现了这个难以把握的主题。当然,与此对应的是引起的两极反应——有人视之为杰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烂片”。但也有很多人说,影片的缺憾在于人物刻画,主角太过神秘,让人无法洞察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就很难真正同情他。不过,我倒觉得这样的处理时最好的,天才的思维本来就不需要很多人明白,更不需要什么同情,带一点距离感未尝不可取。

    光抛开这一点的争议,影片的艺术成就却是无可厚非的,很多细节都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比如Max初识1900时,两人在海上狂风暴雨之际松开了钢琴的固定栓,坐在钢琴前随船摆动,钢琴在大厅里四处滑动,像极了跳着华尔兹的舞者,为两个男人的相遇也渲染了一种奇妙的浪漫气氛;再比如1900在船舱内看到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女孩的面容随着1900有感而发流淌出的越带忧伤的音乐,缓缓变化浮动,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终究女孩的面容也没让1900有勇气踏上陆地, 影片最后,1900对朋友MAX说了这样一段话,“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而且你最好习惯如此。原谅我,朋友,我不会下船的”。生于船,长于船,逝于船,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最后这一幕落泪,但这应该是1900最好的归宿——但愿天堂也有音乐。     

    随着《海上钢琴师》的落幕, 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寻找三部曲”终于在我的记忆中得以圆满,《天堂电影院》(又译星光伴我心),《海上钢琴师》(又译声光伴我飞),《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又译真爱伴我行),三部不同的影片,相同的叙事结构——“回到”,就这样让我一次次沉迷于这种在“现在”与“过去”之间穿梭的游戏中,能跨越时光的故事,散发着余音袅袅的情感,这就是托纳托雷电影的魔力,何尝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呢?

 

       个人评分:9分
    鉴碟笔记(一)

 

(七)苏州河

    鉴碟笔记(一)

    《苏州河》在大学时选修的影视艺术鉴赏课中曾经看过片段,印象最深刻的是周迅穿着美人鱼的衣服在河边梳理头发的样子。因为前几天贾宏声的突然离世,让我有了重新仔细看这部片的冲动。

    《苏州河》的画面没有刻意的精美化,镜头也常常处于晃动的状态,似乎是想用纪实的手法来表现整个故事,但叙述方式却又让整部片却又弥散着一种梦境般的色彩。如果要讲最出彩的地方,个人认为第一个是周迅的演技,将两个迥然不同的女子演绎的如此入木三分。第二个就是影片最后的处理,影片的叙述者——摄影师在最后推翻了最影片开头说的话,影片开始,美美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找牡丹那样找我吗,会一直找到死吗?摄影师有点犹豫的说:会。而到了最后美美终于留下一张纸条离开时,摄影师的一段自白却是:我知道没有什么会永远,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的来临。

    电影就在这里戛然而止,在现代人眼中看似正常的选择在这里却有着拷问人心的力量,面对同样的问题,你是会选择寻找、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来临?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个人评分:8.4

 

  (八)美丽人生

  
鉴碟笔记(一)

    导演

  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

  编剧

  文森佐·克拉米Vincenzo Cerami .....and

  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

  演员

  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 Benigni .....Guido Orefice

  尼可莱塔·布拉斯基Nicoletta Braschi .....Dora

  乔治·坎塔里尼 Giorgio Cantarini .....Giosué Orefice

  玛丽莎·佩雷德斯 Marisa Paredes .....Madre di Dora

   

   《美丽人生》已经是第三遍看了,却依然能再次感动我。

    这是一个温柔的谎言。为了保护儿子纯真的童心不被战争所侵害,父亲费尽心思,为儿子营造一片毫无血腥、毫无伤害的童话天空,就是他们被抓到集中营时,他依然告诉儿子,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游戏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最后,当小王子从集中营的破铁箱子里钻出来的时候,他惊喜地看到了一辆真的坦克,当他坐上盟军的坦克时,他的幸福无可言语,而那种幸福,正是他的父亲用生命为他交换的。

   童心与爱心,交相辉映,在充满鲜血和死亡的集中营里亦能找到一种美丽,虽然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轰轰烈烈的震撼,但却以一种极致的温情和美好,令人动容,它让我再次相信,在生命中就算偶尔被命运折断了想飞的翅膀,但依然可以凭借爱和梦想,美丽飞翔。

  《美丽人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甚至在我心中完美的几乎没有任何瑕疵,但凡完美,但凡最爱,总是无言……

 

个人评分:9.4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德过就德过吧
后一篇:祝我生日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